[发明专利]一种清开灵原料的水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4038.5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4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保冰怡;王家祺;黄孟秋;黄子健;司徒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32 | 分类号: | A61K35/32;A61K35/618;A61K36/7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冯振宁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解 硫酸溶液 清开灵 珍珠母 混合粉末 水解条件 水牛角粉 料液比 水牛角 氨基酸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清开灵原料的水解方法。所述水解方法为把珍珠母及水牛角粉混合后同时进行加热回流水解,水解条件为:采用摩尔浓度为2~8mol/L的硫酸溶液,混合粉末与硫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g:2~8mL,水解时间3~10小时。所述的方法,采用合适浓度的硫酸溶液同时对水牛角和珍珠母进行水解,简化了工艺,同时在所述条件下,获得的活性成分氨基酸含量较现有方法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成药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开灵原料的水解方法。
背景技术
清开灵系列产品由金银花、板蓝根、栀子、水牛角、珍珠母、黄芩苷、胆酸和猪去氧胆酸八味药材的提取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能,广泛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以及高烧等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多肽、氨基酸类为上述八味药的活性成分。水牛角及珍珠母粉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为氨基酸,而现有技术中,对水牛角和珍珠母的加工方法,是分别采用不同的水解方式提取。一般地,水牛角粉是采用氢氧化钡溶液进行水解的,珍珠母粉是采用硫酸溶液进行水解,得到的水解液混合过滤,再进行醇沉,获得水牛角粉与珍珠母粉的混合水解液。然而发明人经过长期实践发现,这种方法得到的混合水解液中氨基酸含量偏低,且使用氢氧化钡,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产生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残留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报道对水牛角粉进行酸水解的报道,该文献认为在其优化的条件下,获得的水解液的凝血效果较水煮提取物高,该方法对氨基酸的提取率也比水煮法要高,但并未与传统的碱提取法进行比较。
现有的水解方法存在工艺复杂,氨基酸提取率偏低的问题,制约着清开灵产品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清开灵原料的水解方法,更具体地,是一种水牛角和珍珠母的混合水解方法。该方法能够相对于现有的工艺提高至少10~20%的氨基酸提取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清开灵原料的水解方法,包括把珍珠母及水牛角粉混合后同时进行加热回流水解,水解条件为:采用摩尔浓度为2~8mol/L的硫酸溶液,混合粉末与硫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g:2~8mL,水解时间3~10小时。
发明人意外地发现,在硫酸存在下,把水牛角与珍珠母混合在一定条件同时进行水解,最终获得的氨基酸提取率较对其各自单独进行水解后的提取率还要高,说明二者的混合对氨基酸的提取产生协同作用。
优选地,所述硫酸溶液的摩尔浓度为5mol/L以下,发明人发现,硫酸溶液的浓度对氨基酸的提取有显著影响,当硫酸溶液的浓度偏高,提取效果会发生下降。
优选地,所述硫酸溶液的摩尔浓度为3mol/L。发明人发现,在该浓度下,容易达到最佳效果。
优选地,所述混合粉末与硫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6。
优选地,所述水解时间为6小时。
料液比及水解时间对氨基酸的提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上述料液比及水解时间下,既能保证氨基酸的提取率较高,又能合理控制成本。
作为一种最优选方案,所述清开灵原料的水解方法,包括把珍珠母及水牛角粉混合后同时进行加热回流水解,水解条件为:采用摩尔浓度为3mol/L的硫酸溶液,混合粉末与硫酸溶液的料液比为1g:6mL,水解时间为6小时。
优选地,所述加热回流的温度为105℃。
所述清开灵原料的水解方法,在水解结束后,收集水解液,冷却,加入碱调节pH值至4±0.5,过滤,收集滤液并清洗残渣,直至清液残渣后的余液为无色,合并滤液及清洗残渣的余液,浓缩,醇沉。
优选地,醇沉采用乙醇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4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