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芯组件及用于磁芯组件的间隙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5191.X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5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滨;王涛;洪守玉;赵振清;谢毅聪;王增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1/08 | 分类号: | H01F21/08;H01F29/14;H01F27/24;H01F3/1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用于 间隙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磁芯组件,包括第一磁性部件、第二磁性部件及第一间隙控制结构,第 一间隙控制结构设置于第一磁性部件与第二磁性部件之间,其中,
第一间隙控制结构包含触变性材料,第一间隙控制结构涂布在第一磁性部件上 并进行固化,第二磁性部件设置于固化后的第一间隙控制结构上,藉由第一间隙控 制结构的有效高度来控制第一磁性部件与第二磁性部件之间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第一间隙控制结构还包含填料,其掺 杂在触变性材料中,填料的最大粒径小于所述间隙的8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填料为石英、氧化铝、氢氧化铝、氧 化锌或氮化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触变性材料为有机硅或环氧树脂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第一磁性部件与第二磁性部件通过压 接或以粘结材料粘结方式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触变性材料的绝缘强度大于10kV/mm, 磁导率为1,触变指数大于3,固化后硬度为邵氏硬度A10以上,其与磁芯组件的粘 结强度为100Pa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第一磁性部件与第二磁性部件均为磁 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第一间隙控制结构包括端部以及中间 部,所述第一间隙控制结构的中间部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所述第一间隙控制结构的有 效高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间隙控制结构中,所述中 间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端部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间隙控制结构中,所述 中间部的一部分区域的高度等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之间的间 隙,且另一部分区域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之间的间隙。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磁芯组件还包括一线圈及包含触变 性材料的第二间隙控制结构,线圈设置在第一磁性部件与第二磁性部件之间的空间 内,第一磁性部件与第二磁性部件具有第一间隙,线圈的下表面与第一磁性部件具 有第二间隙,线圈的上表面与第二磁性部件具有第三间隙,
其中,第二间隙控制结构设置于线圈的下表面与第一磁性部件之间,第一间隙 控制结构设置于第二磁性部件与第一磁性部件之间的组装位置,藉由所述第一间隙 控制结构和所述第二间隙控制结构来控制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磁芯组件还包括一线圈及包含触变 性材料的第二间隙控制结构,线圈设置在第一磁性部件与第二磁性部件之间的空间 内,第一磁性部件与第二磁性部件具有第一间隙,线圈的下表面与第一磁性部件具 有第二间隙,线圈的上表面与第二磁性部件具有第三间隙,
其中,第二间隙控制结构设置于线圈的上表面与第二磁性部件之间,第一间隙 控制结构设置于第二磁性部件与第一磁性部件之间的组装位置,藉由所述第一间隙 控制结构和所述第二间隙控制结构来控制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线圈为PCB板的导电层、圆 导线、金属箔、扁平导体或金属导电浆料。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芯组件,其中,第一间隙控制结构采用点胶制程工 艺涂布于第一磁性部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51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升夹线强度的高压互感器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硅包覆磁性纳米粒子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