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衬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45823.2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9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双雪;何万发;单建平;倪宏伟;郑传锋;孙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30 | 分类号: | F16C33/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衬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衬套结构,可以自动补偿与壳体之间因热膨胀等原因产生的间隙。
背景技术
轴承衬套结构,尤其是滚动轴承的轴承衬套结构广泛的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之中,例如在航空工程中。具体的,轴承衬套被用于齿轮箱,燃气轮机、传动轴、主减速器、附件传动系统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汽车变速箱和发动机等结构。
现有轴承衬套结构主要分为2种,一种结构如图1所示,轴承衬套是一个带有安装法兰的套筒,套筒外圆柱面与壳体的安装孔配合,套筒的内圆柱面与轴承外环配合,衬套由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壳体上。这种结构比较复杂,因螺栓、螺母以及衬套法兰结构的存在导致结构重量较大,结构不够紧凑。第2种结构如图2所示,轴承衬套是一个向内侧延伸的挡边的套筒,其外圆柱面与壳体内孔以过盈配合连接,轴承衬套内圆柱面通过小间隙或过渡配合与轴承外圆柱面连接。这种结构的衬套通常采用耐磨单线膨胀系数较小的钢材制造,而壳体为线膨胀系数较大铝镁合金制造,的在工作温度升高时,衬套与壳体之间的过盈量会减小甚至消失,进而导致衬套定心功能丧失,甚至衬套与壳体产生运动而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衬套结构,所述的轴承衬套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的特点,并在温度变化时,不因与壳体材料不同的线膨胀系数关系导致安装过盈量减少或消失,保证轴承传动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轴承衬套结构包括轴承筒和设置在轴承筒端部上的向内延伸的档边,轴承筒的两端为内外均为圆柱面且尺寸相同的圆环,在所述的两端的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外凸的圆环。所述的轴承衬套的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与轴承相近。
本发明在轴承衬套结构设置有向外凸的圆环,在安装时,当轴承衬套装入与衬套两端圆环具有相同直径的壳体的内孔中后,外凸的圆环会被挤压产生弹性变形。当工作温度变化后,在轴承衬套与壳体之间产生径向配合间隙趋势时,轴承衬套外凸圆环会在弹性作用下回复外凸形状,从而抵消产生的间隙,轴承衬套也会与轴承保持相配合的关系,从而保证轴承与壳体之间的定心要求。与带法兰的轴承衬套相比,本发明结构更加简单,重量轻,保证轴承与壳体定心能力好。与第二种单纯依靠过盈保证衬套与壳体紧固在一起的结构相比较,本发明因采用外凸环面弹性变形作为补偿方式,能够自动补偿因材料不同和工作温度变化而造成的径向过盈量变化,轴承衬套与轴承之间的作用力更加稳定,适用的使用温度变化范围广,保证轴承与壳体的定心能力更好,并且因为不需要特别大的过盈装配应力,壳体与轴承衬套配合的部分可以做的更薄,从而降低整体的结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种现有技术的结构图;
图2为第二种现有技术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所述的轴承衬套结构包括轴承筒1和设置在轴承筒1端部上的向内延伸的档边1c,轴承筒1的两端为内外均为圆柱面且尺寸相同的圆环1a,在所述的两端的1a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外凸的圆环1b。所述的轴承衬套的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与轴承相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5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曳引轮用的高载荷组合轴承
- 下一篇:线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