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电器线路群断路器的状态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6209.8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1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佳林;黄雁飞;杨阳;马素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电器 线路 断路器 状态 监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方法涉及一种飞机断路器状态监控线路的设计技术,具体是一种飞机上的电器线路群断路器的状态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上的电气线路均需要使用线路保护装置进行保护,应用最多的就是断路器,因此,飞机上通常有大量的断路器。断路器是一种过电流保护装置,在线路发生短路或其它过电流故障时,断路器跳开,切断电路,以保护线路,不致发生过热、冒烟或着火等危险。适航规章规定,飞行员需要对断路器的状态进行监控。因为飞机上断路器数量非常多,通常安装在几块断路器板上。一部分断路器板安装在飞机驾驶舱飞行员可以观察到的位置,而另一部分断路器的状态飞行员就无法观察到。因此需要对断路器的状态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状态发送到飞机指示/记录系统以通知飞行员断路器状态。
为了监控断路器状态,断路器上设置有辅助触点。辅助触点的开、关状态与断路器的状态相对应。将一对辅助触点的一端通过导线接地,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离散信号采集接口,这样通过采集到的“地/开”离散信号可以判断辅助触点的开关状态,进而得出断路器的状态。也可以将辅助触点接直流28V,这样状态信号就是“+28V/开”离散信号,以下以辅助触点接地为例。
传统的方法是采集每个断路器辅助触点的“地/开”离散信号,因此,所需的信号线路和信号采集接口的数量等于断路器的数量。这样,所需的导线和信号接口的数量就比较多,增加了成本和重量。众所周知,在飞机的设计中,1g重量需要附加10g的燃油重量。因此,节省重量对飞机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能改善飞机飞行性能,还能节省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而且在生产制造时,由于导线过多过密集,造成加工和安装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群断路器监控方法,可以有效简化飞机电气线路的监控成本和重量。
一种飞机电器线路群断路器的状态监控方法,含有多个断路器,断路器上设置有辅助触点,该辅助触点的开、关状态与断路器的开、关状态相对应,其特征在于;1)所述的断路器上设有两对辅助触点;2)将所有断路器按矩阵式排列,使每一个断路器处于该矩阵中的唯一位置;3)将同一行的断路器的其中一对辅助触点分别串联起来,将串联起来的线路的一端接低电位“地”,另一端连接到信号采集接口,再将同一列的断路器的另一对辅助触点分别串联起来,将串联起来的线路的一端接低电位“地”,另一端连接到信号采集接口;4)通过信号监控器监控每一行每一列的信号即可得知每个断路器的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断路器按矩阵的行和列进行监控,大大节约了信号接口,减少了飞机重量和成本,更加便利于飞行员的检测和飞行安全。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断路器状态监控线路示意
图中编号说明:1断路器、2第一辅助触点、3第二辅助触点、4主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是以一个含有一百个断路器的一块断路器板(断路器群)为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果采用传统的检测技术,需要100根状态信号线和100路信号接口,而采用本申请的监控方法,仅需要20路信号和20路信号接口,比传统线路节省了80%。
本申请的具体做法是将该一百个断路器排列为十行十列的一个矩阵,使每一个断路器处于该矩阵中的唯一位置;而该断路器1必须选用具有两对辅助触点的断路器,再将同一行的断路器的其中第二辅助触点3分别串联起来,将串联起来的线路的一端接低电位“地”,另一端连接到信号采集接口(图中未示出),再将同一列的断路器的另一对第一辅助触点2分别串联起来,将串联起来的线路的一端接低电位“地”,另一端连接到信号采集接口(图中未示出);通过信号监控器监控每一行每一列的信号即可得知每个断路器的状态。
这样,某一行的信号可以监控该行是否有断路器跳开,同样,某一列是否有断路器跳开也可监控,如果某一个断路器的主触点4断开,其第一辅助触点2和第二辅助触点3必然断开,通过信号监控器即可检控到该断路器所在的行和所在的列信号故障,即可得知具体的断路器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未经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6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