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可调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6833.8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樊宁;王晓琴;侯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52 | 分类号: | F24J2/5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热水器 可调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可调支架,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安装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时,可对真空管安装角度进行调整的装置,属于机械工艺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支架是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一是安装热水器贮水保温桶,二是在受光方向上安装均匀排列的真空管并保证与阳光照射呈一定角度,三是将热水器可靠固定在屋顶等建筑物上。因此热水器支架的结构与功能对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具有关键作用。目前,一般的热水器支架其结构多为固定式,热水器安装完成后其结构无法调整,因此真空管的受光角度固定不变。理论上,真空管集热需要有最佳的阳光照射角度。由于太阳光的照射角度随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等条件而变化,因此固定式支架无法满足真空管最佳受光条件,无法实现集热最大化,因而降低了热水器的集热效率,客观上增加了使用成本。
有鉴于此,如何使热水器的支架可以调整,提高热水器的集热效率成为业内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CN 102519161 A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其采用调节腿和固定腿之间设有相对应圆孔和销孔,通过不同圆孔和销孔之间的对接来实现对高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太阳能加热管相对阳光照射角度的调节。但是,此专利的热水器的贮水筒由固定腿和前框架直接连接,因此会使贮水筒与支架安装困难,并且若要调整安装角度必须重新调整四个底板前后的安装位置,造成调整不便;当调整到真空管倾斜角度较小时,会造成热水器整体稳定性变差,尤其在贮水筒贮满水后,其向后倾倒的可能性更大,进而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太阳能热水器支架结构固定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可调式热水器支架,使真空集热管能够根据地域、季节等条件而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调整受光角度,可以显著提高热水器的集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可调支架,包括前斜梁、后支柱和承载板,其中,前斜梁主要用于安装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承载板主要用于安装并固定热水器贮水桶,后支柱主要起承载作用。各部分之间利用若干短梁连接提高支架刚度。
所述前斜梁由左右对称的两段构成,下端有圆孔并通过螺栓螺母与地脚固定板连接,上端与承载板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前斜梁上表面分布长圆孔,通过螺栓螺母与真空管支架相连接。
所述后支柱由左右两部分构成,每根后支柱由上、下立柱两段构成;所述上、下立柱侧面呈圆弧状,且该两段立柱圆弧半径相等,圆弧的圆心在支架安装后与前斜梁底部圆孔同心,上、下两立柱装配后,两立柱的相对滑动过程中,圆心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该结构特点使得在通过上立柱在下立柱中滑动来调整支架角度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承载板、前斜梁整体一起绕前斜梁底孔圆心转动,从而调整真空管角度。在调整过程中,下立柱与前斜梁的相互位置保持不变,也使四个地脚固定板始终保持不动。因而在热水器调整过程中,地脚底板不必松开重新固定,不但调整方便,而且不受安装面积的限制。
所述下立柱底部有圆孔与地脚固定板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侧面沿圆周方向并排分布若干组长圆孔;根据需要,下立柱可绕前斜梁的圆孔中心转动并使上端的长圆孔与上立柱侧面某一圆孔对齐并用螺栓螺母固定。
所述上立柱上端有圆孔通过螺栓螺母与承载板连接,下端分布圆孔通过螺栓螺母与下立柱连接。
所述承载板由左右对称两个构成,每个承载板下部有两组圆孔,其中一组圆孔通过螺栓螺母与前斜梁相连接,另一组圆孔通过螺栓螺母与上立柱相连接;所述承载板上端分布长槽孔用于安装并固定贮水桶。
所述前斜梁、后支柱的截面都为“凹”字形,相比圆钢有更大的抗弯比强度。
所述前斜梁、后支柱的侧面都有平面或曲率很小的近似平面,不但便于支架各零部件的配合安装,而且更稳定可靠。
所述上、下立柱的横截面都为“凹”字形,所述上立柱的宽度方向外部尺寸等于下立柱的槽宽尺寸,可保证上立柱精确位于下立柱槽内并可在下立柱槽内滑动。
所述地脚固定板呈L型,共有四个,其中两个与前斜梁通过螺栓螺母相连,另外两个通过螺栓螺母与下立柱相连。所述地脚固定板下部有孔,通过螺栓固定在屋顶等建筑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68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