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油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7079.X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3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艳;宗明;曹毅;赵玉贞;何清玉;黄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29/68 | 分类号: | C10M129/68;C10M129/7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油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硅油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属于有机硅聚合物,其研发始于十八世纪,是最早得到工业化的合成润滑剂之一。
硅油具有多种优良的性能:1)优良的黏温性能,其黏温性能是液体润滑剂中最好的,在宽温范围内黏度变化小;2)优良的热稳定性,其热分解温度在300℃以上;3)优良的热氧化稳定性,其长期使用温度范围为-50~180℃,随着分子中苯基含量的增加,其使用温度还可提高20~70℃;4)优良的电绝缘性,其体积电阻在25~130℃范围内保持不变;5)优良的剪切安定性,硅油有吸收振动,防止振动传播的功能。
由于硅油具有以上的优异性能,使其在润滑油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仪表油:硅油作为仪表油的主要应用对象是精密、小型、灵敏、准确的仪器仪表,使用于高温、低温或高低温兼顾的场合;2)电绝缘油:硅油适用于作绝缘冷却油、缓冲油、变压器油、绝缘浸渍液和散热介质;3)液压油:适用于高低温要求高的液压系统,如航空液压系统;4)制动液:硅油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化学惰性和电绝缘性,适于作汽车制动液;5)减震液:硅油具有优良的剪切安定性,有吸收震动、防止震动传播的性能,广泛用作减震液;6)压缩机油:可作为长寿命压缩机油;7)热传递油:粘度较低的硅油是良好的传热介质;8)润滑脂基础油。
硅油在以上润滑油领域的使用中,或多或少会接触到橡胶材质,而硅油与橡胶接触会使橡胶出现明显的收缩现象,从而导致作为密封材料的橡胶丧失密封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油组合物,本发明提供的硅油组合物与橡胶相接触时,橡胶不会出现明显的收缩现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油组合物,包括:
大于0小于等于15wt%的酯类混合物;
余量的硅油;
所述酯类混合物为三羟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酯和癸二酸酯中的两种或三种。
优选的,所述酯类混合物为三羟甲基丙烷酯和癸二酸酯;
所述三羟甲基丙烷酯和癸二酸酯的质量比为3~7:7~3。
优选的,所述酯类混合物为三羟甲基丙烷酯和季戊四醇酯;
所述三羟甲基丙烷酯和季戊四醇酯的质量比为2~6:8~4。
优选的,所述酯类混合物为癸二酸酯和季戊四醇酯;
所述癸二酸酯和季戊四醇酯的质量比为1~7:9~3。
优选的,所述酯类混合物为三羟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酯和癸二酸酯;
所述三羟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酯和癸二酸酯的质量比为2~5:2~3:6~2。
优选的,所述三羟甲基丙烷酯为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三羟甲基丙烷辛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混合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季戊四醇酯为季戊四醇油酸酯和/或季戊四醇辛酸酯。
优选的,所述癸二酸酯为癸二酸辛酯和/或癸二酸己酯。
优选的,所述硅油为甲基硅油、支链甲基硅油、苯基硅油或支链甲苯基硅油。
优选的,所述硅油组合物包括4~10wt%的酯类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油组合物,包括:大于0小于等于15wt%的酯类混合物;余量的硅油;所述酯类混合物为三羟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酯和癸二酸酯中的两种或三种。本发明提供的硅油组合物包括三羟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酯和癸二酸酯中的两种或三种,其与橡胶相接触时,橡胶不会出现明显的收缩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硅油组合物与橡胶相接触时,橡胶的收缩率低于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油组合物,包括:
大于0小于等于15wt%的酯类混合物;
余量的硅油;
所述酯类混合物为三羟甲基丙烷酯、季戊四醇酯和癸二酸酯中的两种或三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70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