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参幼体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7540.1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娟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A23K1/14;A23K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参 幼体 培育 方法 | ||
1.一种刺参幼体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密度控制:耳状幼体培育密度控制在0.15个/ml-0.2个/ml,池水温度控制在20-23℃,樽形幼体密度控制最适密度0.1个/ml-0.15个/ml;
2)、饵料控制:浮游期的投料以单细胞藻类为主,同时,搭配一定量的海洋红酵母、螺旋藻粉、鲜酵母,以求品种的多样化,投喂量坚持少投勤投的原则,每次投喂前进行镜检,根据胃含物的多少确定投喂量;
樽形幼虫至稚参附着阶段投喂粉状配合饲料及海泥的混合物,投喂量占池中稚参重量的5-8%,其中饲料与海泥按重量比为2:1混合,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0%,上述饲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配料:脱胶海带干粉15-25%、鼠尾藻干粉35-45%、马尾藻干粉10-20%、孔石莼干粉12-16%、鱼粉3-7%、酵母粉3-7%、复合维生素0.5-1.5%,每次投喂后过3-5小时后换水或流水;
幼虫附着之后的饲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配料组分:脱胶海带干粉35-45%,鼠尾藻干粉15-25%,马尾藻干粉10-20%,孔石莼干粉8-12%,鱼粉7-11%,酵母粉3-7%,复合维生素0.5-1.5%;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要超过10%;
3)、附着器投放
投放波纹板附着器,按100片/m3投入,每片波纹板附着800-1000头稚参,为使稚参附着较均匀,投放附着器后应进行微充气培养,附着器投放30天后倒池一次;
所述波纹板附着器为:聚乙烯波纹板33cm×42cm,每20片组装成一组;
4)、充气
利用超微孔纳米增氧管不间断向池中充气,从而大幅度提高水中的含氧量,增加水的流动性,提高养殖密度,提高了水体底部溶氧量,使得溶氧和养分在整个水体中均匀分布,保证刺参健康生长;
5)、倒池
附着器投放30天后倒池一次,水温控制在18-23℃时4-6天倒池1次,水温控制在13-16℃时8-12天倒池1次,倒池后对水池进行消毒处理;
6)换片:每28-32天换片一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参幼体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单细胞藻类、海洋红酵母、螺旋藻粉、鲜酵母四者的重量比为:100:(20-60):(20-60):(20-60)。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刺参幼体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单细胞藻类为小新月、角毛藻、盐藻、菱形藻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娟,未经王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75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流体移位和加压装置的致动机构
- 下一篇:纺丝卷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