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7875.3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宗刚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胃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迀延难愈、易转化等特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常常是由脾胃两虚,冷热不节,痰饮积食,胃肠运化失常所致。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大体分为两类:保护胃粘膜及消除损害胃粘膜的药物;比如:生胃酮、盖胃平、西咪替丁、胃复安等,但这两类药物明显存在着腹泻、头痛、眩晕、水肿、低血钾等明显副作用,而且疗效单一,有效率低,愈后易复发。中医临床上多釆取辩证施治的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香砂六君丸、左金丸、香砂平胃丸或用其它方剂加减治疗。但这些药物明显存在着疗程长、见效慢、效果不明显且服用不方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制成的药剂:
黄芪20-60份,党参20-40份,附子10-30份,肉桂10-30份,山药10-30份,白术10-30份,陈皮10-20份,山楂10-20份,砂仁5-15份,藿香5-15份,生姜5-15份,大枣5-10份。
优选的,本发明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制成:
黄芪30-40份,党参25-35份,附子15-25份,肉桂15-25份,山药15-25份,白术15-25份,陈皮12-18份,山楂12-18份,砂仁8-12份,藿香8-12份,生姜8-12份,大枣8-10份。
最优选的,本发明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制备而成:
黄芪35份,党参30份,附子20份,肉桂20份,山药20份,白术20份,陈皮15份,山楂15份,砂仁10份,藿香10份,生姜10份,大枣9份。
本发明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胶囊剂、散剂或其他口服剂型。
本发明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是基于传统中医对慢性胃炎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从袓国医药学宝库中筛选组方而成。本发明将上述中药原料配伍后,具有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温中的功效,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突出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原料易取得,成本低,对人体基本没有伤害,经100例患者验证,对慢性胃炎疗效确切,不易反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治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物制成的药剂:
黄芪60份,党参20份,附子30份,肉桂30份,山药30份,白术10份,陈皮20份,山楂20份,砂仁15份,藿香5份,生姜5份,大枣10份。
本实施例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成的: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一起粉碎,过100目筛,用6倍药物体积的95%乙醇浸泡30分钟,回流提取有效成分3次,每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
(2)将步骤(1)所提有效成分合并,加淀粉、糊精制成颗粒状,经筛选、烘干至水分不大于9%、灭菌、分装得胶囊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药剂:
黄芪40份,党参25份,附子15份,肉桂15份,山药25份,白术15份,陈皮18份,山楂12份,砂仁12份,藿香8份,生姜8份,大枣10份。
本实施例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是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成的:
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物,一起粉碎,过200目筛,灭菌得散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药剂:
黄芪35份,党参30份,附子20份,肉桂20份,山药20份,白术20份,陈皮15份,山楂15份,砂仁10份,藿香10份,生姜10份,大枣9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宗刚,未经马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7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