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智能自组网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8143.6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1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倪成胜;许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普(上海)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技术 智能 组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智能自组网技术。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家居让用户有更方便的手段来管理家庭设备,比如通过家庭触摸屏、手机、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控制家用设备,更可以执行现场操作,方便控制;另一方面,使用智能家居系统的室内,各种设备相互间可以通讯,即使没有用户指挥也能根据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从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适与安全。
目前研究智能家居的企业有很多。这些企业和制造商所开发的产品有一个共同的致命弱点就是需要布线,系统安装麻烦,接口复杂,因为布线都在墙内,安装时需要对现有的居室造成很大外观改动,也使维修很困难。
现有的通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种通讯技术在家具自动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各个设备相对比较单一,其接口也受到一定的现状,从而导致某一种家居设备智能应用于某一种技术领域,如果需要实现其它的应用,就需要对接另外一台设备进行转接或者支付额外的钱,开通另外的一种网络。
目前在家庭为单位的通信产品主要包括:ADSL接入技术,普通的以太网宽带接入技术,PON网络宽带接入技术及无线3G数据卡接入技术这几种。
由于各接入技术分属于不同的运营商或者技术领域,同时家居自动化网络的应用规划非常的单一,导致不同接入技术采用的接入方式和接入设备都不能统一,从而存在一个家庭往往存在多种网络接入设备,在设计家居自动化网络上存在网络布线复杂,用户支付的成本较高,同时不同的网络也很难互通使用,很难统一和规划,设备接口复杂不兼容等问题。
3G技术是ALL-IP特别工作组在2001年10月份推出了ALL-IP的网络模型,并将整个网络的各功能点分到各具体的工作组,各工作组按照ALL-IP小组提出的需求并根据各自的研究范畴再进行具体的研究。因此,它的工作主要是统筹和指导,提出未来的ALL-IP网络的总体需求以及每个工作项目的需求和具体描述,而详细的规范还是由各工作组制定。
随着Internet网络的高速发展和骨干接入层网络的逐步完成,以用户为起点的所谓“最后一公里”接入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光纤到户FTTH在近期还不能实现,以“不对称”性为主要特征的A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很好地适应了Internet领域上行(用户至网络)与下行(网络至用户)业务流量不对称的特性,成为窄带接入网到宽带接入网过渡的一种主流技术。ADSL的全称是非对称数字用户传输线(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它利用目前先进的数字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实现在一对普通电话双绞线上传送高速数字信号的功能。
以太网(Ethernet)技术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IEEE制定的IEEE 802.3标准给出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冲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换机(Switch)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这样,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的CSMA/CD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随着Internet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IPTV业务、各类互联网互动业务如视频会议、视频聊天、网络游戏、BBS贴图等应用的出现,对网络带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光纤成本的下降,“有源无源一体化”的光纤接入网已成为一种趋势。当前,光纤建设在“核心网”部分已基本完成,正在向接入网推进,最终将实现FTTH的全网光纤化。作为光纤接入网的重要解决方案,GEPON(以太网+ 无源光网络)得到国内外运营商和厂商的支持和认可,以其远远高于现有接入技术的带宽向终端用户提供可靠的数据、话音和视频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普(上海)软件有限公司,未经纳普(上海)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8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大功率灯及其在温室中的应用
- 下一篇: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