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教学用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8158.2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4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傅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晓燕 |
主分类号: | B43L1/04 | 分类号: | B43L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教学 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教学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教学用黑板。
背景技术
黑板并非特指黑色的板面,传统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可以反复书写的平面,板面坚硬,多用于教学。用木板或磨砂玻璃等制成的,可以用粉笔在上面写字。多为黑色,墨绿色,白色。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10108566.8;公开号101767503B】,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黑板,包括壁式固定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黑板的上、下边上对应固装有水平布置的上、下轨条,上、下轨条的两相应端分别伸出固定黑板外,上、下轨条的两端之间的相对面上对应设置有水平轨槽;还包括两块配合在上、下轨槽之间可沿轨槽水平移动且双面可书写的同规格辅助黑板,辅助黑板的长度为固定黑板长度的1/5-1/3、且其四个角位上对应装设有可滚动地配合在对应轨槽中的四个滚动机构;所述轨条的外伸长度与辅助黑板长度相当;固定黑板两端边相应处的上、下轨槽中对应设置有可拆卸的左、右限位块;左、右限位块两侧的上、下轨条上分别开设有可供对应辅助黑板同侧滚动机构进出轨槽以水平翻转辅助黑板的第一、第二槽口,对应的第一、第二槽口与对应限位块之间的间距分别与辅助黑板的长度相当。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0610104966.5;公开号100448697】,公开了一种翻板式黑板,包括面板、传动机构和翻转机构,所述面板由大 小、形状相等的多个板条拼接构成;该面板的上、下边分别设置有上、下 滑道;所述每个板条两侧分别设有楔、槽,板条之间的拼接为楔和槽的楔 合,每个板条上下端均设有连杆及轴承;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及与其轴 连接的分速箱;其特征是,上、下滑道中设置有带有拉压块的拉压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下滑道中;所述每个板条上下端的连杆及轴承分别与 上滑道中的拉压机构和下滑道中的拉压机构及翻转机构连接,所述分速箱 的两个输出轴分别通过传力杆和传动链轮连接拉压机构和翻转机构。
但现有的黑板一般只能用于书写,而在英语或者会计教学课堂中经常需要将英语单词或者会计票据进行比对,因此就需要一种具有比对功能的黑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适合英语或者会计等需要比对教学的多功能教学用黑板。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教学用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和板体,所述的边框由上框架、下框架、左框架和右框架合围而成,且所述的上框架和左框架分别与下框架和右框架平行,所述的上框架朝向下框架的一侧分别设有与上框架平行的滑槽一、滑槽二和滑槽三,且所述的滑槽三设在滑槽一和滑槽二之间,下框架朝向上框架的一侧分别设有与滑槽一、滑槽二和滑槽三对称的滑槽四、滑槽五和滑槽六,所述的板体包括板体一和板体二,所述的板体一两侧分别位于滑槽一和滑槽四内且能沿着滑槽一水平滑动,所述的板体二两侧分别位于滑槽二和滑槽五内且能沿着滑槽二水平滑动,所述的滑槽三和滑槽六内分别设有条形上滑块和条形下滑块,还包括转轴,且所述的转轴两端分别与上滑块和下滑块垂直连接,所述的板体还包括若干带磁性的条形板,所述的条形板与上框架和下框架平行且若干条形板通过所述的转轴连接,且相邻的条形板相互抵靠,所述的条形板能通过所述的上滑块和下滑块沿着滑槽三水平滑动。
本多功能教学用黑板至少有以下几种使用方法:
1、板体一、板体二和条形板上均用于书写,因此具有传统黑板功能。
2、将带磁性的字母贴吸附到具有磁性的条形板上,在课堂中可以在板体二上书写中文,让学生根据中文将字母贴组成对应的英文单词吸附到条形板上;或者将需要比对的会计票据通过磁铁吸附到条形板上,板体二上用于教学书写。
3、将板体二沿着滑槽二推至与条形板相抵靠,由于板体二后面抵靠有带磁性的条形板,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字母贴吸附到板体二上用于教学,板体一用于书写。
4、将板体二向右推动,上滑块和下滑块向左推动,之后根据需要翻动一些条形板到板体一上,用条形板的边沿代替尺子在板体一上划平行线段用于书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晓燕,未经傅晓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8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硬脂酰乳酸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