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蛔虫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48227.X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旭丽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P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蛔虫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作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蛔虫的中医药物配方。
背景技术
蛔虫是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通常用药物治疗,如宝塔糖、糖丸、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片等,这些药虽然能够立即见效,但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药物治疗蛔虫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发明一种利用中药治疗蛔虫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蛔虫的药物,包括:组分为:黄连,乌梅,黄柏(炒),使君子,槟榔,细辛,土茯苓,赤芍;
组分重量比:黄连3克,乌梅10克,黄柏(炒)5克,使君子12克,槟榔10克,细辛2克,土茯苓15克,赤芍10克;
制作方法是:按量称取上述药剂,加水煮至汤药变为褐色,分三次饭后服用。
黄连,泻火,燥湿,解毒,杀虫;乌梅,酸、涩,平,敛肺,涩肠,生津,安蛔;黄柏,味苦,性寒,杀疳虫,治蛔心痛;使君子,治钩虫病;槟郎,具有驱虫的功效;细辛,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驱虫的功效;土茯苓,味甘、淡,具有驱虫的功效;赤芍,酸、苦,凉,驱蛔虫;组分中诸药配伍,能散热解表,产生很好的杀虫的功效,能够完全治愈。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治疗蛔虫的药物。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配方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治愈率高。经多年的临床应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5%以上,对于蛔虫患者一个疗程(10天)症状明显改善,通常2-3个疗程即可治愈,且复发几率极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黄连3克,乌梅10克,黄柏(炒)5克,使君子12克,槟榔10克,细辛2克,土茯苓15克,赤芍1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旭丽,未经潘旭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82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