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8713.1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秀荣;汪华林;刘毅;杨雪晶;施俊林;余水龙;俞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婉婉;金迪 |
地址: | 31520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活性污泥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缺氧处理条件下,使废水与含活性污泥的物料接触,进行废水的缺氧处理;(2)将接触后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好氧处理;(3)将部分好氧处理后的混合物料返回步骤(1)作为部分所述含活性污泥的物料,其中,返回至步骤(1)中的所述部分好氧处理后的混合物料中的至少60重量%的活性污泥的粒径不大于1mm。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进行废水的活性污泥处理的系统。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促进了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效能,并且不需要投加药剂和强化O池的曝气,具有运行成本低,无副产物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较成熟的废水处理技术一般采用单级或两级气浮与活性污泥的组合处理工艺。A/O(缺氧/好氧)工艺以其运行稳定、操作维护简单、可有效脱氮等优势一直作为废水生物处理的首选工艺。
以炼油厂含油废水为例,石油类物质含量高达500mg/L或以上,其经多单元除油预处理后,进入A/O工艺的原水仍含有一定量的胶体类分散油和乳化油,从而会出现这些微小油滴在活性污泥絮体上吸附、包覆的状况。这一方面造成污泥传质受阻、活性较低,另一方面会产生大量含油剩余污泥。由于炼油厂含油废水中毒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势必造成剩余污泥的限制有机毒性。针对炼油厂含油废水生物处理剩余生物污泥产量大、有机毒性高,难以资源化利用的问题,目前常进行危废处理,或焚烧处理。这两种处理方式都存在能耗浪费且对环境带来显著风险的问题。
因此,通过A/O过程的优化改进,实现污泥源头减量和毒性源头消减,是解决炼油废水剩余污泥问题的首要选择。目前,常用的污泥源头减量方法是通过在系统中投加解偶联剂或臭氧进行氧化、采用超声波法等手段将剩余污泥破解后回流到曝气池内被微生物降解,从而达到源头上减少剩余污泥产量的目的,但这些方法存在二次污染、难以控制、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炼油厂含油废水中残留的微小油滴在活性污泥絮体上吸附、包覆,进而引起底物(有机底物或氨氮等)到污泥絮体活性区传质困难,好氧池(O池)的溶解氧(DO)向污泥絮体内部传质受阻,造成污泥活性低,并且厌氧池(A池)中的反硝化碳源不足,使得废水处理效果降低。针对这一问题,在现有工程应用中,常通过强化O池的空气曝气强度以解决该问题。这样势必造成空气曝气的能耗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活性污泥活性、缺氧处理的碳源,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成本较低的废水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的活性污泥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缺氧处理条件下,使废水与含活性污泥的物料接触,进行废水的缺氧处理;(2)将接触后所得的混合物进行好氧处理;(3)将部分好氧处理后的混合物料返回步骤(1)作为部分所述含活性污泥的物料,其中,所述含活性污泥的物料中至少60重量%的活性污泥的粒径不大于1mm,优选为0.5-1mm。
优选地,通过在所述部分好氧处理后的混合物料返回至步骤(1)的过程中,对所述部分好氧处理后的混合物料进行旋流处理,来使返回至步骤(1)中的所述部分好氧处理后的混合物料中的至少60重量%的活性污泥的粒径不大于1mm,所述旋流处理在旋流器中进行。更优选地,所述旋流处理的条件使得所述部分好氧处理后的混合物料在旋流器中的速度梯度不低于1100S-1,优选为2800-5600S-1。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好氧处理的过程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通入量使得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氧气的体积比为0.25-1:1。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废水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其中,该处理系统包括;缺氧单元、好氧单元和污泥破碎单元,所述缺氧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好氧单元的进口相通,所述好氧单元的一个出口与污泥破碎单元的进口相通,所述污泥破碎单元的底部出口与所述缺氧单元的废水进口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畅环保设备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8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养殖污水生态净化器
- 下一篇:节能灭菌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