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8893.3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4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林;马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5/14;A61K35/50;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乳腺 增生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
传统中医认为乳腺增生是由于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气滞血淤、痰凝成核所致,中医学称之为“乳癖”。乳癖病名首见于汉代《中藏经》。清代《疡医大全》、《疡科心得集》对乳癖症状和肿块的描述甚为详细。宋代《疮疡经验全书》指出了此病的好发年龄。清代《外科真诠》指出有癌变可能。
乳癖多与情志内伤、忧思恼怒有关。足阳明胃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足太阴脾经行乳外,若情志内伤,忧思恼怒则肝脾郁结,气血逆乱,气不行津,津液凝聚成痰;复因肝木克土,致脾不能运湿,胃不能降浊,则痰浊内生;气滞痰浊阻于乳络则为肿块疼痛。八脉隶于肝肾,冲脉隶于阳明,若肝郁化火,耗损肝肾之阴,则冲任失调,《圣济总录》云:“冲任二经,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所以本病多与月经周期相关。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冲任失调,病在胃、肝、脾三经。
发明内容
基本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从源头上治疗乳腺增生,祛除乳腺增生的病因病机,还能缓解患者的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其总有效率可达9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蒲公英9-11份,连翘9-11份,海藻7-9份,昆布7-9份,牡蛎9-11份,野菊花9-11份,杜仲9-11份,延胡索5-7份,柴胡5-7份,郁金5-7份,紫河车1-3份。
蒲公英,别名为蒲公草、尿床草、西洋蒲,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本草图经》,味甘、苦,性寒;归胃经、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增生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
连翘,是中国临床常用传统中药之一,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老翘);采收种子(连翘心)。味苦,性凉,归心、胆、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栖菜的干燥藻体。前者习称“大叶海藻”,后者习称“小叶海藻”。夏、秋二季采捞,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味苦、咸,性寒,入肝、胃、肾经;具有消痰结,散瘿瘤的功效。用于痰涎结核,瘿瘤、瘰历等症。海藻能消痰软坚,为治疗瘿瘤的要药,常配合昆布等应用;此外,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消痰软坚作用,故又多用于治疗痰核瘰历等症。
昆布,为昆布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鹅掌菜等的叶状体。味咸,性寒,入肝、胃、肾经。能软坚化痰,利水泄热。主治瘿瘤结核,疝瘕,水肿,脚气。昆布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的功效,为治疗瘰历、瘿瘤之要药,常与海藻等药配伍同用。
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及同属动物的贝壳。全年均可采收,去肉,洗净,晒干。恶麻黄、吴茱萸、辛夷。味咸、涩,性微寒。入肝、胆、肾经。具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的功效。用于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遗精,崩漏,虚汗,泄泻,带下,瘰疡,瘿瘤,胃痛泛酸,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以及肝风内动、惊痫、四肢抽搐等症。
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外形与菊花相似,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性微寒;味辛、苦;归肺、肝经。能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
杜仲,又称思仙(《本经》),檰(《本草图经》),石思仙(《本草衍义补遗》),丝连皮、丝楝树皮(《中药志》)等,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味甘,性温,归肝经、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8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