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油接触裂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49435.1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5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军;王子军;申海平;张书红;李子锋;任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9/42 | 分类号: | C10G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油 接触 裂化 方法 | ||
1.一种重油接触裂化方法,该方法在裂化反应器中实施,所述裂化反应器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预提升段、油剂接触反应区和出口区,所述出口区的直径小于所述油剂接触反应区的直径,所述预提升段内还设置有套管,且所述套管为中间细、两端扩径且开口的形状;所述方法包括:将接触剂加入所述预提升段,并通过所述预提升段进入所述油剂接触反应区;使重油与所述接触剂在所述油剂接触反应区内进行接触裂化反应;使经过所述接触裂化反应得到的物料通过出口区排出裂化反应器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提升段、油剂接触反应区和出口区互为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提升段的高度占裂化反应器总高度的5-30%,所述油剂接触反应区的高度占所述裂化反应器的总高度的15-70%,所述出口区的高度占所述裂化反应器的总高度的2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提升段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三部分,其中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中部为圆台状,用于连接上部和下部,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预提升段的中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提升段下部的直径为0.1-6m,高度为0.2-6m,圆台状中部的纵剖面等腰梯形的顶角为5-70°,上部的直径为0.3-50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油剂接触反应区与预提升段上部的直径比为1-8:1,所述油剂接触反应区与出口区的直径比为1.5-3:1。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套管从上往下三部分的高度比为1:0.1-5:0.1-5,中间段与预提升段上部的直径比为0.1-0.9:1,所述套管纵剖面的顶锐角为10-80°。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裂化反应器还包括气体分布器和/或雾化喷嘴,所述气体分布器设置在所述预提升段内并位于所述预提升段的下部,雾化喷嘴设置在所述油剂接触反应区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裂化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300-700℃,反应压力为0.1-5MPa,反应时间为0.5-30秒,剂油重量比为5-30:1。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使所述重油与所述接触剂在所述油剂接触反应区内进行裂化反应之前,将所述重油预热至200-420℃。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油为重质原油、常压渣油、常压蜡油、减压渣油、焦化蜡油、罐底油、页岩油、煤液化残渣油、脱沥青油、稠油、加氢裂化尾油和加氢裂化尾油的二次加工馏分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触剂为氧化铝、氧化镁、SiC、MgAl2O4、CaO、AlN、BeO、NiO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494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