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热电能量收集的自供电式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0047.5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0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尊朝;王闯;郑晓玉;赵凯;张也非;骆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热电 能量 收集 供电 接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能量收集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电能量收集的自供电式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微功耗电子器件与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功耗技术的发展使得无线传感节点在大型机械设备、高速交通工具、医疗监测等领域大有作为。然而,目前大部分无线传感器采用电池供电,除带来污染外,也增加了维护的困难性,甚至导致监测结果的不准确。从周围自然环境中获取能量实现自供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自然环境中存在热能、太阳能、机械能等,热能因实时存在、收集方便、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人体与环境温差产生的热能适合为脑电、肌电、心电等医疗监测系统供电。
对于热电能量收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结构和接口电路。材料主要采用Bi2Te3;结构主要采用n型和p型半导体交替排列的二维结构;接口电路主要有开关电感型的DC-DC转换器结构和开关电容型的电荷泵结构。其中,开关电感型DC-DC转换器结构具有转换效率高等优点。
接口电路包括全集成式和带有片外电感、电容的部分集成式。其中,全集成式接口电路具有功耗低、携带方便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用于热电能量收集的自供电式接口电路,能够同时实现自启动和最大能量转换效率、以及自供电,并且实现了单芯片全集成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功率级转换模块、mV级电压振荡器、启动管、电压采样模块、基准源、比较器、控制模块、驱动模块、整形模块;
所述的功率级转换模块包括电感L、输出存储电容Csto、P型功率管MP和N型功率管MN;
所述的电感L的一端与热电发生器TEG和mV级电压振荡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感L的另一端接启动管Mstart的漏极、N型功率管MN的漏极以及P型功率管MP源极,P型功率管MP的漏极接输出存储电容Csto的一端以及电压采样模块,输出存储电容Csto的另一端接地;
电压采样模块的输出端接与Vout相连的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基准源的输出端,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接驱动模块,驱动模块接P型功率管MP和N型功率管MN的栅极,基准源的输入端接接口电路的输出端Vout;
所述的mV级电压振荡器的输出端与启动管Mstart的栅极相连,且mV级电压振荡器的输出端通过整形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
所述的mV级电压振荡器为射频振荡器。
所述的射频振荡器为科耳皮兹振荡器,该科耳皮兹振荡器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容C1、电容C2以及NMOS管Mf,电感L1的一端接热电发生器TEG的输出Vt,并和NMOS管Mf的栅极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NMOS管Mf的漏极以及电容C1的一端接启动管Mstart的栅极以及整形模块,电容C1的另一端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另一端相连并接地,电感L2的一端接NMOS管Mf的源极,NMOS管Mf的源极接电容C2的一端。
所述的电压采样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电容C3和C4,电容C3和C4的一端通过开关S2相连,电容C3的一端连接比较器的正极,并通过开关S1与接口电路的输出端Vout相连,电容C4两端并联有开关S3。
所述的基准源包括第一PMOS管M1、第二PMOS管M2、第三PMOS管M3、第四PMOS管M4、第一NMOS管N1、第二NMOS管N2、第一PNP型三极管Q1、第二PNP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以及电阻R1和R2;
其中,第一PMOS管M1、第二PMOS管M2、第三PMOS管M3、第四PMOS管M4的栅极依次连接、源极均接接口电路的输出端Vout,第一PMOS管M1和第二PMOS管M2的漏极分别接第一NMOS管N1和第二NMOS管N2的漏极,且第一PMOS管M1的栅极、第二PMOS管M2的栅极均接第二NMOS管N2的漏极,第一PMOS管M1的漏极接第一NMOS管N1的栅极及第二NMOS管N2的栅极;
第一NMOS管N1的源极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NMOS管N2的源极通过电阻R1接第二PNP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0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刷直流电机反电动势三次谐波检测电路
- 下一篇:用于动车组的新型电压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