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菇通氧发菌的栽培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0314.9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3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翠翠;巩玉辉;李坚之;周绍辉;隋海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段秀瑛;王中云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菇 通氧发菌 栽培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香菇通氧发菌的栽培工艺。
背景技术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特产之一,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原(经日晒后转成维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减退,少气乏力。
香菇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香菇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香菇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香菇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香菇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以香菇为原料生产加工的保健食品、保健饮料、酒及药品大量用于医疗临床及投入保健品市场。因此,香菇作为一种绿色食品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
随着人们对于香菇需求量的增加,香菇的栽培也逐渐受到重视。
现在香菇栽培普遍采用食用菌袋,在栽培过程中为了给香菇通氧普遍采用木屑栽培,木屑直径为1-2cm,因为木屑较大,容易扎破食用菌袋,浪费严重。现在普通方法接种完毕之后还需要再另外套一个袋子以保持培养料的水分,这样极大的造成了食用菌菌袋的成本,在香菇出菇管理后期,需要注水以增加香菇培养料的水分,而注水需要专门的注水机,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香菇通氧发菌的栽培工艺,通过本工艺不仅可以节约成产成本,而且还能提高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香菇通氧发菌的栽培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18-20cm×40-60cm尺寸的栽培菌袋进行专用装袋机自动装料,装料高度为18-20cm×30-50cm,装满料后在栽培料的中央打一个直径为2-3cm,深度为18-35cm的孔洞;
(2)打完孔之后把菌袋剩余部分塞到进打好的孔洞中;
(3)将长度为1.8-2cm×18-35cm的打孔棒塞到如步骤(2)所述的孔洞中,将栽培菌袋装筐进行灭菌;
(6)灭菌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拔出打孔棒,在孔洞中塞入菌种,并在袋口塞上棉花;
(7)接种完毕后放入温度为20-25℃,湿度为60-70%的环境中培养60-85天;
(8)菌丝发满之后进入转色期,进行脱袋转色,转色温度为15-26℃,增加光照,光照强度在500-1000lux,转色时间为15-20天;
(9)转色完成后用水管在培养料的中间孔洞里浇水,浇完水之后进入出菇管理,出菇温度为15-16℃,湿度为85-95%。
优选的是:所述的灭菌方法为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
优选的是:所述的灭菌条件为灭菌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120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栽培料采用4-5mm的木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香菇通氧发菌技术种植香菇,不仅在菌棒制作过程中不需要套环和盖盖的工序,减少了操作步骤,节约了生产成本,可降低生产成本15%-30%。同时,本发明香菇栽配料采用4-5mm的木屑,颗粒较细,不会扎破菌袋,防止菌袋的浪费,同时采用香菇通氧发菌技术接种完毕不需要套袋,大大节省了成产成本,在香菇出菇管理阶段不需要注水,用普通浇水方法而不需要注水机就可以满足栽培料培养基水分。本发明改变现有香菇栽培工艺,采用通氧发菌技术制作栽培香菇,可以实现香菇省事、省料、高效、高产的栽培工艺。本发明还可以提高菌丝的发菌速度,可以节省1/3-1/2的发菌时间,而且菌丝因为通氧较好,菌丝生长旺盛,后期出菇管理生物转化率可提高20%-3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通氧发菌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发菌袋;2-棉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0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