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漏酸的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结构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1096.0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6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朝;杜恩生;包有富;谢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8 | 分类号: | H01M2/08;H01M2/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蓄电池 端子 密封 结构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技术。
背景技术
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使用过程中,内部硫酸电解液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 长沿铅端极柱表面逐步爬升,最终达到电池外部端子接线端(腐蚀端子),造成 电池使用寿命期内的安全隐患或失效。因目前用于极柱密封结构的环氧胶与铅 极柱的结合并不能完全阻隔电解液沿铅极柱与胶的界面爬升,又由于现在的工 艺中密封胶主要密封埋于中盖内的极柱高度部分,很难避免硫酸电解液随着使 用时间的延长而沿着铅极柱表面与胶的界面往上爬升至端极柱顶端。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220238186.0采用的技术方案:端子与蓄电池塑盖 本体注塑结合部位排列环形凸起和环形凹槽,其中,至少一个环形凸起的侧边 处设置侧凹槽。但其缺点是:一、当烧焊熔接端子时铅套表面与塑盖间出现热 胀冷缩缝隙时,酸液沿此路径爬升至注塑部位,最后密封结构仍以铅金属与密 封胶粘付,且金属与注塑密封路径偏短,仍有较大漏酸风险;二、结构较复杂, 材料成本高。
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220426571.8公开了一种防止汽车电池爬酸的 电池盖,该电池盖包括电池盖本体和电池端子,电池端子放到注塑机成形做成 电池盖,电池端子的下方设螺纹凹槽,螺纹凹槽内缠绕密封防水胶带。
另外,现在有的厂家采用铅套埋入中盖内二次熔焊端子,再加注环氧胶模 式来解决,有的厂家采用将极柱嵌上硫化橡胶的方法来解决,但是这些方法成 本高,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阀控铅酸蓄电池端极柱漏酸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防止漏酸的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 结构及工艺,解决阀控铅酸蓄电池端极柱漏酸难题,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可靠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漏酸的铅酸蓄 电池端子密封结构,电池端极柱从电池内腔伸入到中盖端子孔内,所述电池端 极柱外圆周面沿轴向设有若干条环形凹槽,所述中盖端子孔上部环绕电池端极 柱设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底部设有O形圈,所述电池端极柱表面涂覆有 薄层环氧密封涂层,所述密封环槽内填充有环氧密封底胶。
优选的,所述薄层环氧密封涂层包括涂覆于环形凹槽内的涂层。
优选的,所述薄层环氧密封涂层还包括电池端极柱与汇流排连接处至O形 圈处上部2~4mm处高度范围内的闭合外表面上涂覆的闭合环氧胶涂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止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端子漏酸的密封工艺,包 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电池端极柱环形凹槽处涂抹一薄层环氧密封涂层;
步骤二:将处理后电池端极柱在极群烧焊时与汇流排熔接;
步骤三:将经过极群外观及短路检测后极群组的电池端极柱用含酒精的棉 布擦试,擦试范围:电池端极柱与汇流排连接处至电池端极柱顶部接线端整个 电池端极柱外表面;
步骤四:将配制好的环氧密封胶用专用毛刷蘸取后均匀涂抹在酒精擦试过的 电池端极柱的外表面上;
步骤五:用与电池端极柱底座尺寸相配合的塑料保护罩安装在电池端极柱 底座上,以防止环氧胶流入到隔板上;
步骤六:将以上处理后的极群转入烘箱内烘干固化,以降低环氧胶流动性;
步骤七:将经以上步骤处理的极群进行槽盖封合,电池端极柱伸入到中盖端 子孔内,再注入环氧密封底胶与先期涂抹的薄层环氧密封涂层接合在一起,最 终使电池端极柱与塑盖粘接为一整体。
本发明一方面对电池端极柱进行结构改进,即在电池端极柱外圆周面沿轴 向设有若干条环形凹槽,再用环氧密封胶将电池端极柱表面进行密封闭合处理, 以达到防止电池使用寿命期限内端子爬酸的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优点是:
1、改变了以往端极柱爬酸起始位置,成倍增加了电解液可能沿极柱表面爬 升的路径长度;
2、上盖的端子部位结构无需特殊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密封操作,成本低;
3、以往爬酸起始位置在O形圈部位的铅—环氧胶的界面完全封闭,同时环 氧胶与塑盖体间结合强度好,此部位亦无爬酸可能性。
4、端极柱整体表面所涂材料为通用的端子密封底胶,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1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极片轧制对辊机
- 下一篇:一种消除耳机爆破音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