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鳖鱼混养的新技术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52303.4 申请日: 2014-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4255624A 公开(公告)日: 2015-01-07
发明(设计)人: 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 黄勇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A01K67/02;A23K1/18
代理公司: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代理人: 吴安仪
地址: 537400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混养 新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养殖业领域,尤其是一种鳖鱼混养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鳖鱼混养虽以养鳖为主,但水体空间大,水资源和场地没有充分利用,没有产生更大效益,科学养殖,根据鱼种生活食性和鳖的生长特征配比混养是本发明的最大创新点。鳙鱼之食浮游生物,而池塘浮游生物是池塘主要耗氧因素之一,加州鲈鱼属中层鱼类,可控制水中小杂鱼繁生,鲫鱼是利用池塘底栖生物和有机碎屑为主,鲫鱼  溶解氧含量高,可有调节水质作用,而鳖和底层鱼类在池底的活动翻动起的底泥又可增加池塘的肥度,鲢鱼可起到辅助调节水质作用和清除浮游生物在水面形成的污垢,草鱼食草为主,可免除敌害栖生。因此,鳖塘养鱼是增效增产增收的一大好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鳖鱼混养,保塘肥塘,鳖大鱼肥,增效、增产、增收的一种鳖鱼混养的新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比:在同样的鳖池鳖养鱼,提高产量,提高鳖塘利用率,在同样的鳖塘中,混养养殖成活率比年养提高产量5%以上,改善水质环境,控制鱼病发生。鳖鱼混养养殖效益比年单养增收2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鳖鱼的生长特性逐一清楚完整地表述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1)池塘的选择:选择沙土结构的池塘底质的池塘,广西北海、防城港、钦州、东兴等地沿海   选建最好,池堤牢固、池深2米,池塘比为1:5,排放方便,水质好,通水、通电方便,交通方便的同时,选坡度塘比1~2;防热墙远离水面60厘米,墙高60厘米,有防逃檐;晒背台做成木板式,离水面10厘米距离,投喂料台在池塘边有坡度的光照充足的地方,投喂台离池塘边20厘米距离;池塘底有0.6粒径的细沙;池塘消毒用生石灰,按1~10%比例泡水喷池底泥消毒,这应在晒塘、清塘阶段进行。

(2) 鳖鱼混配量选择每亩按:

品种           规格                 数量

鳖苗           260克/只              800只

鲈鱼          50克/尾                120尾

鲫鱼           60克/尾               220尾

罗非鱼          30克/尾               120尾

鳙鱼                     120克/尾                             220尾

    锂鱼                     120克/尾                             60尾

草鱼                     220克/尾                             30尾

(3)、鳖鱼混养的放养时间,在2月~5月期间放养,放养前应进行表体消毒,在放养鳖的投料台上放上鳖种,同时撒上饲料诱食,之后由鳖自然爬行回池塘中。

(4)、养殖管理:

①投喂饲料:鱼类放养后主要依靠池中的天然饲料,只在高温季节根据情况适当投喂一些饲料,而鳖则可投喂成鳖饲料。初次投喂数量不可过多,如全部吃光可增加投喂量,以后应根据饲料被吃掉的数量灵活控制投喂量。几天之后,鳖就会养成到饲料台摄食的习惯。有些养殖户将一些死猪、死动物内脏直接投到池里喂鳖,这是不可取的,因为鳖在人工饲畏的情况下是不会吃这些死动物的,相反倒会败坏水质,即使要喂也应加工后与其他饲料混合做成颗粒饲料后再投喂。

②调节水质:由于混养池中鱼类的放养量并不多,加之投喂较少,一般不会出现较大的水质问题。但遇高温季节或连续阴雨天,应注意适当换水。

③巡塘:是保证池塘设施安全和掌握养殖情况的重要生产环节。巡塘时间一般在早上和傍晚,巡塘的内容包括观察鳖和鱼的摄食情况与活动情况、池塘水质变化情况、池塘设施完好情况等。巡塘时要特别注意防逃墙底部是否出现洞穴和进、出水口拦栅是否有损坏,如发现应及时修复。每次巡塘后应做好巡塘记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勇,未经黄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2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