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3817.1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7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唇缘 盘身 环形抵面 吸盘 底面 环壁 可挠动性 挠性材质 外界连通 外周缘 吸气道 抵面 底缘 顶缘 挠动 气室 吸着 装设 锥状 连通 穿越 支撑 自由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盘,包含有:一本体,其底缘具有一环形抵面;一盘身,由挠性材质制成,具有一锥状的环壁,该盘身装设于该本体底面,该环壁的外周缘形成有一可自由挠动的唇缘,该唇缘位于该环形抵面下方,且与该环形抵面之间具有夹角;一气室,形成于该盘身中;一吸气道,其一端连通该盘身的该气室,其另一端穿越该盘身及该本体,与外界连通。藉由该唇缘的可挠动性,该吸盘吸着于一物体的表面时,该唇缘的顶缘与该环形抵面接触,并受该抵面支撑;该唇缘的底面则接触该物体的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产生吸力的装置有关,详而言之,系指一种吸盘结构。
背景技术
吸盘系一种利用吸力将物品吸着、固定的装置。吸盘概可分为二种型式,其一为:连接一个动力源(例如吸力装置)的吸盘,另一种则为没有连接动力源的吸盘。吸盘的原理系让吸盘内部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力,藉以产生吸着力。
现行技艺所使用的吸盘,不论何种结构型式,都只能使用在光滑的表面,例如,玻璃;若不是使用在光滑表面,吸盘内部的气室将会与外界连通,丧失其吸着力。如何维持吸盘的吸力,甚至是提高吸盘所能承受的荷重,一直是吸盘业者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盘的结构,可提高吸盘的吸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盘的结构,该吸盘配合动力源使用,并可使用于非光滑表面。
本发明所提供的吸盘,包含有:
一呈盘状的本体;一环形抵面,设于该本体底面;
一盘身,由挠性材质制成的盘状体,并装设于该本体底面,该盘身的周围形成一锥状的环壁,该环壁的外周缘凸伸出该本体,其凸伸出该本体的部分形成一可自由挠动的唇缘;一气室,形成于该盘身中、由该环壁所围绕形成的空间;
一吸气道,其一端连通该盘身的该气室,其另一端穿越该盘身及该本体,与外界连通。
藉由该唇缘的活动性、可挠动性,该吸盘吸着于一物体的表面时,该唇缘以较平缓的角度接触于该表面,使盘身与该物体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形成较佳的吸附效果,气室内的气体不会自盘身逸散。
本发明的吸盘能使用在非光滑的表面,例如木板、砖头、墙壁等粗糙表面。
本发明的吸盘的吸力优良,可提高吸盘所能承受的荷重。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所达成的功效,以下兹举本发明五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于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吸盘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底视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吸盘的纵向局部剖面图。
图4:是图1的底视图。
图5:显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吸盘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6: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吸盘的纵向剖面图。
图7:显示图6的吸盘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8: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吸盘的纵向剖面图。
图9:是图8的吸盘的使用状态的剖面图。
图10: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吸盘的纵向剖面图。
图11: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吸盘的底视立体图。
图12:依图11中12-12剖线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3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