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模块认证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3883.9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7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认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模块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光模块在光传输,网络,通信等通信领域是不可或缺的通信元器件,光模 块种类很多,根据封装形式可以分为SFP、XFP、XENPAK和CFP等;根据支 持的速率可以分为100M、155M、622M、1.25G、10G、40G和100G等;更具 发射激光的类型可以分为单模光模块和多模光模块,还可以根据工作波长和传 输距离来进行分类。
由于光模块种类繁多,在其出厂时,会将产品的制造信息和参数信息记录 在光模块内部的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光模块插上设备(即通信设备)后, 设备上的CPU,可以通过和光模块互联的标准I2C串行总线来获取EEPROM内 部的信息,包括模块类型,速率,生产厂家等数据,关于模块内部这些数据存 储的地址,相关的行业标准中已有定义,所有厂家都是统一的。
目前一般设备在现场应用时,使用的光模块种类繁多,模块的制造厂家也 是五花八门,虽然光模块行业中有相关的规范指导光模块的设计,但是实际各 厂家制造出来的光模块还是会有所区别。
设备在开发过程中,涉及到使用光模块的接口,在测试时,会使用不同厂 家的模块做验证,但是光模块的型号太多,不可能所有的型号都做验证,所以 现场使用的光模块很有可能是没有经过验证的,大部分情况下现场的模块使用 是不会出问题,但是难免有时因为兼容性或者模块本身质量的问题导致设备故 障,由于光模块是处在数据传输路径上的关键节点,一旦出问题,就会导致业 务中断的严重故障,目前这种现场光模块随意使用的情况无疑为故障埋下了隐 患。
现有技术中,光模块厂商也提出了对光模块进行加密保护的一些技术措施, 目的主要是保证系统设备厂商能够使用到正品光模块,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但 这些做法有两个问题,一是对系统厂家来说,工程现场使用的光模块,不光要 保证是正品,还要保证和系统设备有良好的兼容性,光模块厂家的技术方案无 法做到后者;二是光模块厂家提出的技术方案都是私密独家的,有的厂家支持, 有的不支持,支持的可能实现方案也不一样,不具备行业通用性,对系统厂家 来说很难将厂家的技术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模块认证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 现有的光模块因在设备上使用时未进行认证,可能会因设备与光模块之间不兼 容而造成设备故障,中断通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模块认证的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密钥信息;
若检测到有光模块插入,则获取光模块内部存储的认证信息,所述认证信 息包括预设的固定信息和校验码;
根据预设算法,利用所述密钥信息对所述固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一加密结 果;
判断所述加密结果与所述校验码是否匹配,得出一认证结果。
进一步地,在得出所述认证结果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认证结果输出至控制平台上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信息包括:存储在光模块的EEPROM用户自定义区内 的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光模块身份的身份信息和存储在光模块只读存储区的用于 标识光模块设备参数的设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到有光模块插入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更新端口映射表中插入光模块的端口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算法,利用所述密钥信息对所述固定信息进行加 密得到一加密结果具体为:
根据MD5算法,利用所述密钥信息对所述固定信息进行加密得到一加密结 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模块认证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密钥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若检测到有光模块插入,则获取光模块内部存储的认证信 息,所述认证信息包括预设的固定信息和校验码;
加密模块,根据预设算法,利用所述密钥信息对所述固定信息进行加密得 到一加密结果;
比对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加密结果与所述校验码是否匹配,得出一认证结 果。
进一步地,在得出所述认证结果后,所述装置,还包括:
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认证结果输出至控制平台上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3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