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状不规则区域的铣削轨迹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4685.4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毕庆贞;胡晔晖;初宏震;沈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097 | 分类号: | G05B19/4097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状 不规则 区域 铣削 轨迹 生成 方法 | ||
1.一种形状不规则区域的铣削轨迹生成方法,将铣削加工中残留的形状不规则区域,分为软边界和硬边界,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沿硬边界走刀,保证处理软边界时不会与硬边界发生干涉;
步骤2:将软边界网格化,根据遍历所有网格的路线生成走刀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状不规则区域的铣削轨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的宽度为刀具的切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形状不规则区域的铣削轨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采用主元分析法确定软边界加工区域的第一主元方向并生成旋转矩阵;
步骤2.2:将软边界网格化,旋转软边界并将软边界上下左右平移使软边界的加工区域占用最小网格数;
步骤2.3:使用扫描线方法扫描网格,并记录每条扫描线的端点网格,同一条扫描线的两个端点网格为一组构成图结构;将第一条扫描线与最后一条扫描线的端点网格作为软边界的备选的加工起点或加工终点;
步骤2.4:选取加工起点,针对图结构采用最短路径法按顺序遍历所有端点网格,从而生成遍历所有需要加工网格的走刀轨迹;
步骤2.5:对不同软边界的加工区域采用最短路径法按顺序遍历所有的加工区域直至所有软边界的加工区域的加工轨迹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状不规则区域的铣削轨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1具体为:用主元分析法对软边界的控制点进行分析,得到软边界的第一主元方向,即得到第一主元方向的单位向量(m,n),根据建立旋转矩阵ROT:
对于软边界加工区域中加工坐标系中的点(X,Y),令(PX,PY)=(X,Y)×ROT得到以(m,n)方向为坐标轴的主元坐标系下软边界上加工区域点的坐标(PX,PY),θ为第一主元方向与加工坐标系中X轴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46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程控制系统的元件的高效设计和配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自动理簧打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