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机卸载部后置式端头液压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55416.X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张天顺;金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天安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崔兰莳 |
地址: | 11016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卸载 后置 端头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机械制造及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矿山开采中回采工作面安全作业的端头区域的支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工作面端头区域进行支护,并可随工作面开采的推进而移动的输送机卸载部后置式端头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回采工作面端头区域是巷道地压和采动影响应力叠加升高区,回采工作面周围和巷道两侧均有支承压力存在,因此,回采工作面端头区域处是支承压力最大、显现最剧烈、顶板最不易管理的区域;加之端头区域处布置有较多的设备,而且临近工作面切顶线,支护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也是事故的多发区。
由于回采工作面端头处于采动影响及围岩松动破坏区内,所以具有结构、形状和支护形式发生变化的特征。正确的端头支护应能保证安全有效地维护端头围岩,使其工作状态良好。由于回采工作面和顺槽支护方式及回采工艺的多样性,因而端头支护方式也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大多数长壁工作面采用单体支柱与金属铰接顶梁或长钢梁的端头支护方式,工人劳动强度大、单体支柱支设和撤柱的速度缓慢、效率低、安全性差。对端头压力大或顶板破碎的工作面,回柱和回收钢梁均很困难,增加了安全隐患。特别是随着大多数矿井采深的增加,地压增大明显、地质条件复杂,采取传统落后的人工打单体支柱的方法来进行工作面端头区域顶板的支护,已无法满足现场安全生产的需要,易造成安全事故,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端头区域的支护问题对于高产高效工作面也是制约其单产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端头区域的顶板管理以及实现支护作业的机械化,改进和完善回采工作面端头支护技术与设备,是煤炭企业达到机械化工作面高产、高效、安全、低耗等指标的重要因素。
目前,已有一些相应的专利文献公开了机械化的端头支护装置,主要有公告号为CN201314239Y的中国专利“巷道放顶煤端头支架”,公告号为CN201288579Y的中国专利“自移式端头支架”,公开号为CN101315031A的中国专利“综放工作面轨顺端头支架”,公告号为CN202673314U的中国专利“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架”以及本发明人设计的公告号为CN203362199U的中国专利“综采工作面端头液压支架”,这些专利对综采作业工作面端头区域、放顶煤综采作业工作面端头区域,均提出了有效解决其支护问题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综采工作面的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条件的要求,能保证端头区域内所需要的安全空间和支护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卧底,上窜下滑,左右调整困难,仅适用于锚杆锚网支护矩形巷道,无法在拱形巷道内有效使用等问题,且大多只能在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搭接形式为端卸时使用,一旦搭接形式为交叉侧卸时就无法满足布置要求,使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能力强、稳定性能好、满足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转载机的搭接形式为端卸或交叉侧卸时的使用布置要求,能够提高工作面采煤作业效率的输送机卸载部后置式端头液压支架,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送机卸载部后置式端头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后顶梁、液压立柱、掩护梁及前、后连杆;底座分别通过前、后连杆与掩护梁的一端相铰接,掩护梁的另一端与后顶梁的后端相铰接,所述底座、掩护梁和前、后连杆形成四连杆机构;液压立柱铰接在后顶梁与底座之间,在底座的中部设置有推移液压缸和推杆,推移液压缸的筒体与底座相铰接,推移液压缸的伸缩杆与推杆的一端相铰接,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头,在底座的前部设置有抬底座液压缸;其特点是还包括中顶梁,后顶梁的前端与中顶梁的后端相铰接,在中顶梁与后顶梁之间设置有中顶梁液压缸,中顶梁液压缸的一端与中顶梁相铰接,另一端与后顶梁相铰接。
在所述中顶梁的前端铰接有前梁,在前梁与中顶梁之间设置有前梁液压缸,前梁液压缸的一端与前梁相铰接,另一端与中顶梁相铰接;在前梁的前端插接有伸缩梁,伸缩梁与伸缩梁液压缸的一端相铰接,伸缩梁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前梁相铰接。
在所述后顶梁和掩护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后顶梁侧护板和掩护梁侧护板。
所述推杆由前推杆和后推杆铰接组成。
在所述中顶梁和前梁的下部分别铰接有支柱。
在所述后顶梁上设置有与工作面支架相连的千斤顶。
在所述两侧的后顶梁侧护板之间设置有第一侧推液压缸,第一侧推液压缸的两端分别通过侧推导杆与两侧的后顶梁侧护板相铰接。
在所述两侧的掩护梁侧护板之间设置有第二侧推液压缸,第二侧推液压缸的两端分别通过侧推导杆与两侧的掩护梁侧护板相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天安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天安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54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