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血管、肠管应急重建的套接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5561.8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瑜;肖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洛;王瑜;肖海 |
主分类号: | A61F2/04 | 分类号: | A61F2/04;A61F2/0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血管 肠管 应急 重建 套接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用于血管、肠管应急重建的套接组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多种情况会造成胸腹腔内血管或者肠管的断裂或者穿孔,例如战场上战士胸腹腔受枪弹伤时、或者是发生较为严重车祸造成胸腹腔内损伤的病人、亦或者是突发诸如地震等类似的自然灾害的伤员等等一些情况。
上述所列举的几个情景具有几个共同的特征:1.均为突发情况,且情况紧急,无法提前预知并做好准备;2.病情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干预以挽救生命;3.受伤72小时内病情反复难测并伴随大量并发症产生因而无法立即进行全面的确定性手术。
目前传统的应急处理方式是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先将断裂的血管或者肠管进行结扎等紧急处理后,然后进入ICU复苏,待病情稳定后再行确定性手术。
然而上述传统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1.对于血管损伤来说,采用传统结扎的方式会造成血流中断,从而会引起供应脏器的缺血坏死,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2.对于肠管来说,结扎肠管会造成肠腔内压力增高、肠功能障碍,从而造成肠道菌群移位甚至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还会导致肠道血运障碍引起肠坏死等诸多问题。
3.在病情稳定后进行确定性手术吻合重建时,传统方式处理后的血管、肠管容易发生萎缩或迟发性坏死而导致重建困难,或者必须切除较多的肠管后才能吻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快速便捷,能快速构建出临时血流或者肠道通道的一种用于血管、肠管应急重建的套接组件。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血管、肠管应急重建的套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套管以及束紧件;所述连接套管两端的腔壁外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连接套管轴向垂直的环状的束紧凹槽;
所述束紧件与束紧凹槽相配合,使得束紧件束紧后能够使得两段血管或肠管的端头分别连接于连接套管的两端。
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操作方便迅速,利用连接套管将血管、肠管连通并采用束紧件固定即可完成操作;
2、将多段断裂的血管或者肠管利用连接套管桥接以后即能够临时快速地构建出畅通的血流或者肠道通道,对于构建畅通的血管通道的意义在于可以使血流通畅让血管供应的局部组织不易坏死,对于构建畅通的肠道通道的意义在于能够防止肠道菌群移位、肠道感染的发生、使得肠道血运顺畅防止引起肠坏死,从而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本发明拆解方便,由于已经构建出临时性通道,在后期缝合手术中只需将连接套管逐一拆解后行重建即可,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连接套管立体示意图;
图2为束紧带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截面图;
图5为重建血管示意图;
图6为重建肠管示意图;
图7为弹性环扣主视图;
图8为束紧圈主视图;
图9为束紧圈工作状态示意图。
标号说明:1-束紧凹槽、2-柔性管体、3-吻合套接端头、4-隔断管、5-束紧带、6-限位齿、7-限位孔、8-弹性环扣、9-束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包括连接套管以及束紧件;所述连接套管两端的腔壁外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与连接套管轴向垂直的环状的束紧凹槽1;
所述束紧件与束紧凹槽1相配合,使得束紧件束紧后能够使得两段血管或肠管的端头分别连接于连接套管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管包括能够伸缩的柔性管体2以及两个吻合套接端头3,所述的吻合套接端头3分别设于柔性管体两端并与柔性管体连接为一体。
由于断裂的肠道或血管都会发生一定的收缩,因此采用柔性管体2可以相应的进一步拉伸避免与所连接的血管或肠管发生拉扯而产生断裂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吻合套接端头3的腔壁为双层结构,其中内层为刚性层、外层为柔性层。
刚性层的作用是维持断裂口处的形状以维持通道的顺畅,柔性层是为了在血、肠管道与刚性层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由于束紧带5长时间的束紧作用而造成血管或者肠管组织坏死。这里,束紧凹槽1中的槽体扩跨越柔性层和刚性层。通常,柔性层可采用硅胶制作,刚性层可采用医用塑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洛;王瑜;肖海,未经王洛;王瑜;肖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55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节伸缩输送机伸缩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力输送料封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