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埋铁件与锚筋的连接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5759.6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8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顾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孙平 |
主分类号: | E02D5/22 | 分类号: | E02D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包宇霆 |
地址: | 20110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埋铁件 连接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埋铁件与锚筋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预埋铁件与锚筋的可靠结合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目前,预埋铁件与锚筋,尤其是桩端板与锚筋、预埋钢板与锚筋,最常用的连接方法是将锚筋焊接在预埋铁件上,在焊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焊接会导致预埋铁件的变形,使得预埋铁件的表面不平,对后续施工造成困难;二是焊接容易损伤锚筋,降低锚筋的抗拉强度,影响了连接效果;三是焊接产生的有害气体,影响职业健康,也不利于环保;四是焊接方法不仅增加了材料的消耗和成本,还增加了现场工作时间,降低了安装的效率。
现有技术中,预埋铁件与锚筋的连接,特别是桩端板与锚筋的连接,多数采用图1、图2所示的方式,桩杆件D顶部设有桩端板B,先将一块连接板C焊接在桩端板B上,再将锚筋A焊接在连接板上,要经过两次焊接,才能完成桩顶锚筋的安装工作,并且,具体施工过程中,连接板C的数量不少于4块,这样,不但费工费时,消耗材料多,而且由于桩顶凸出的连接板C,混凝土E(承台、底板或梁)的钢筋难于绑扎到位,如果先绑扎混凝土E(承台、底板或梁)的钢筋,则给焊接锚筋增加困难。另Ⅲ级钢的现场焊接质量难于保证,且连接板C与锚筋A的钢种不同,也会影响焊接的效果。
在预埋铁件与锚筋的连接中,特别是预埋钢板F与锚筋A的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通常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和锚筋直径,在预埋钢板F上开孔G,再将锚筋A植入孔G中,锚筋A的端部低于预埋钢板F平面一定高度,再在预埋钢板F正面的孔G内及背面的锚筋A周围进行焊接,即可完成预埋钢板F与锚筋A的连接。如果采用一级钢作为锚筋的,参见图4,在预埋钢板F开孔处,对锚筋A进行弯折,并焊接在预埋钢板F上。预埋件与锚筋的这种连接方式,主要有三个缺点,一是增加现场焊接工作量,二是由于焊接变形导致预埋件表面不平,当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必须对焊接部位进行打磨,费时费工;三是锚筋周围的焊接,容易导致咬边,锚筋与预埋板的钢材种类也是不同的,致使锚筋截面变小,降低了锚筋的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预埋铁件与锚筋现有的焊接连接工艺所带来的不便,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埋铁件与锚筋的连接构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埋铁件与锚筋的连接构造,包括:预埋铁件、锚筋,且所述预埋铁件是设置在桩杆件端部的桩端板,所述桩端板设置有张拉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构造还包括锚固螺栓,所述锚固螺栓的外壁设有与张拉螺母(211)相互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锚固螺栓的外螺纹与张拉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锚固螺栓一端的中心位置,由端部向内还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尺寸与锚筋相互配合;所述锚筋的一端设置有与锚固螺栓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且锚筋通过外螺纹与锚固螺栓螺纹连接。
所述的锚筋的直径小于等于φ18mm,且所述的锚固螺栓的直径为φ23mm至φ33mm,其长度为25mm至35mm。
所述锚固螺栓的内螺纹深度为20mm至30mm。
所述的锚筋的直径大于φ18mm,且所述的锚固螺栓的直径为φ27mm至φ37mm,其长度为55mm至65mm。
所述锚固螺栓的内螺纹深度为20mm至30mm。
所述锚固螺栓的外螺纹长度为25mm至35mm。
所述的锚固螺栓的材料是HRB400。
一种预埋铁件与锚筋的连接构造,包括:预埋铁件、锚筋,且所述预埋铁件是预埋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板设置有钻孔,且钻孔设置有与锚筋尺寸相互配合的内螺纹,锚筋端部设有与钻孔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预埋钢板与锚筋螺纹连接。
所述钻孔的数量至少为1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孙平,未经顾孙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5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