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叉树的RFID防碰撞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5923.3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8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方雪静;黄敏;侯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张靖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叉 rfid 碰撞 算法 | ||
1.一种基于二叉树的RFID防碰撞算法,其特征在于:在二叉树算法的基础上增加锁位寻呼指令,阅读器根据译码结果判断发生碰撞的比特位置,发送锁位寻呼指令,锁定发生碰撞的比特位置,在锁定的碰撞位上进行防碰撞运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二叉树的RFID防碰撞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呼过程采用后退策略,每次识别一个标签之后返回到上一个发生碰撞的节点,去产生新的寻呼识别标签,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碰撞发生的次数。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基于二叉树的RFID防碰撞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位寻呼指令为REQUEST(UID,0),其中UID 代表阅读器在第一次寻呼之后,根据译码结果所得到的下一次寻呼的序列号,UID 的取值约定为:阅读器在判断出数据发生碰撞的准确比特位置之后,将碰撞发生的几个位置提取出来,并将几个碰撞比特置“1”,未发生碰撞的比特置“0”,组成新的锁定寻呼指令的序列号;阅读器在发送这个寻呼指令之后,电子标签的响应为:标签在接到这个锁位命令之后,将自己 ID 中的数据位与接收到的阅读器发出的序列号进行比较,与阅读器发出的 UID 比特中值为“1”所对应的比特进行锁定,在接下来的防碰撞处理中,参与数据发送和比较的仅仅是这几个被锁定的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二叉树的RFID防碰撞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 阅读器发送 REQUEST(1111…1111)命令,所有 ID 码值小于或者等于(1111…1111)的电子标签对此命令做出应答,然后所有应答标签将自己的ID 码发送出去;
2) 阅读器检测收到的信号,如果没有信号,表示阅读器周围没有电子标签,则转到步骤 1),否则转到步骤 3);
3) 阅读器对所有电子标签做出的应答信号进行译码,根据译码结果判断是否有碰撞发生,如果没有碰撞发生,阅读器发送 SELECT 和 READ-DATE 指令,对标签进行读写操作之后,阅读器发出 UNSELECT 命令,使该标签进入无声状态;如果译码结果判断出有碰撞,则转到步骤 4);
4) 阅读器根据步骤 3)中的译码结果判断碰撞发生在哪几个比特上,阅读器将这几个碰撞的比特置“1”,未发生碰撞的比特置“0”,接着阅读器发送 REQUEST(UID,0)指令,标签在接到此命令之后将 UID 与自己的 ID 进行比较,将发生碰撞的比特锁定,锁定比特中最高比特为“0”的标签对此命令做出应答,将自己锁定比特中剩下的几比特发送给阅读器;
阅读器判断是否有碰撞发生,如果没有碰撞发生,阅读器发送 SELECT 和 READ-DATE 指令,对标签进行读写操作之后,阅读器发出 UNSELECT 命令,使该标签进入无声状态;
如果有碰撞发生,阅读器对接收到的信号再进行译码,判断出发生碰撞的准确比特,将碰撞发生的最高比特置“0”,高于该比特的值不变,低于该比特的值舍去,在发生碰撞的这些标签中再次执行REQUEST(UID)命令;
每次顺利读取某个标签之后,采取后退策略,返回到上一次发生碰撞的节点,识别此节点的另外一个分支,这样不断重复操作,直到把锁定的比特中最高比特为“0”这个分支内产生碰撞的所有标签识别完以后,转到步骤 5);
5) 阅读器发送 REQUEST(1)这个指令,锁定比特中最高比特为“1”的标签对此命令做出应答,将自己锁定比特中剩下的几比特发送给阅读器;
阅读器判断是否有碰撞发生,如果没有碰撞发生,阅读器发送 SELECT 和 READ-DATE 指令,对标签进行读写操作之后,阅读器发出 UNSELECT命令,使该标签进入无声状态;
如果有碰撞发生,阅读器对接收到的信号再进行译码,判断出发生碰撞的准确比特,将碰撞发生的最高比特置“0”,高于该比特的值不变,低于该比特的值舍去,在发生碰撞的这些标签中再次进行 REQUEST(UID)命令;
每次顺利读取某个标签之后,返回到上一次发生碰撞的节点,识别此节点的另外一个分支,这样不断重复操作,直到把锁定比特中最高比特为“1”的这个分支内产生碰撞的所有标签识别完以后,转到步骤 6);
6) 待所有电子标签都被识别出来,识别过程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59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松丝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猪血蛋白粉回收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