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包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5940.7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苏墨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墨君 |
主分类号: | B65D85/812 | 分类号: | B65D85/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宋冠群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包,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固定在杯口的茶包。
背景技术
茶包,顾名思义就是用纸或布包着茶叶,可以长期储存,使用是用水冲开。很多茶包里装的多为茶叶末子,但也不乏一些品牌会推出较为高档的茶包。
茶包一般包括吊牌、吊绳、包体,其中,吊绳用于连接吊牌和包体,包体浸入杯中,而吊牌则悬挂于杯外,由于吊牌与杯体之间不存在固定关系,因此,容易出现吊牌掉入杯中的情况,并且现有的吊牌多采用纸质材料,掉入茶中浸泡会导致吊牌的损坏,影响再次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吊牌掉入杯中,并且无法经受浸泡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茶包,包括:一包体、一吊绳,其中,还包括一吊牌,所述吊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包体上,所述吊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吊牌上,所述吊牌采用可弯折的范性形变材料。
如上所述的茶包,其中,所述吊牌的可弯折度大于90度。
如上所述的茶包,其中,所述吊绳缠绕固定在所述吊牌的中部。
如上所述的茶包,其中,所述吊牌的中部对称开设有两固定孔,所述吊绳穿过所述两固定孔缠绕固定在所述吊牌上。
如上所述的茶包,其中,所述两固定孔之间的所述吊牌上设有一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与所述吊牌紧贴,所述吊绳穿过所述两固定孔缠绕在所述固定条与所述吊牌紧贴的部分。
如上所述的茶包,其中,所述吊牌对折后的两部分紧贴。
如上所述的茶包,其中,所述吊牌的应力大于所述包体完全吸水后的重力。
如上所述的茶包,其中,所述吊牌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的茶包,其中,所述吊牌采用铝箔纸材料。
如上所述的茶包,其中,所述铝箔纸材料采用食品级加厚铝箔纸。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吊牌掉入杯中,并且无法经受浸泡的问题,采用可弯折的范性形变材料制成的吊牌,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弯曲吊牌,将吊牌捏合,分别与杯体的内壁及外壁紧贴,实现吊牌在杯口的固定,有效防止吊牌掉入杯中情况的出现,使用方便,并且加工工艺简单,降低了工艺流程的复杂度,以及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茶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茶包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发明茶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使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图3,一种茶包,包括:一包体3、一吊绳2,其中,还包括一吊牌1,吊绳2的一端固定在包体3上,吊绳2的另一端固定在吊牌1上,吊牌1采用可弯折的范性形变材料,采用可弯折的范性形变材料使得本发明的吊牌1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弯折的方式扣在杯体的杯口上,可以通过施加外力,使得扣在杯口上的吊牌1与杯口紧贴,并且不会产生会弹,从而避免了吊牌1掉入杯中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吊牌1也可以采用在产生范性形变同时伴随微量的弹性形变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弹性形变的行变量会非常的小,不会对吊牌1的固定产生影响。
本发明的吊牌1的可弯折度大于90度,较佳的,吊牌1的可弯折度超过180度,保证吊牌1捏合后可以呈U形,可以扣在杯口上。
本发明的吊绳2缠绕固定在吊牌1的中部,通过缠绕的方式实现吊绳2与吊牌1的固定,采用缠绕的方式。
图2是本发明茶包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吊牌1的中部对称开设有两固定孔11,吊绳2穿过两固定孔11缠绕固定在吊牌1上,通过吊绳2穿过固定孔11的方式实现吊绳2与吊牌1的固定,加工工艺简单,使用牢靠。
本发明的两固定孔11之间的吊牌1上设有一固定条4,固定条4与吊牌1紧贴,吊绳2穿过两固定孔11缠绕在固定条4与吊牌1紧贴的部分,由于吊绳2可能采用较细的线材,用力拉扯可能导致部分材料的吊牌1出现断裂,增加固定条4可以有效防止吊绳2割裂吊牌1,固定条4可以采用较硬的纸板或者其他的材质。
本发明的吊牌1对折后的两部分紧贴,无需其他固定材料,本发明的吊牌1与吊绳2可以直接通过吊绳2缠绕后吊牌1对折的方式实现吊牌1与吊绳2的固定,加工工艺简单。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吊牌1也可以设置胶层,对折后通过胶层实现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墨君,未经苏墨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59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析塔装置
- 下一篇:硅上液晶芯片中的本地缓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