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四氯化钛中锡含量的深度分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56027.9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6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军;姜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2 | 分类号: | C01G23/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47102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氯化 钛中锡 含量 深度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降低四氯化钛中锡含量的深度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金红石中含有氧化锡,在使用天然金红石为原料生产四氯化钛时,其中的氧化锡会生成四氯化锡并富集于四氯化钛中,四氯化锡的沸点是114℃,低于四氯化钛的沸点136℃,当四氯化钛中锡的含量大于0.01%时生产的海绵钛含锡量较高,当四氯化钛中锡的含量大于0.05%时生产的海绵钛性能将会发生变化且不能满足海绵钛用户的使用要求。
如何降低四氯化钛中锡的含量≤0.01%,是各海绵钛生产厂家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降低四氯化钛中锡的含量有不少方法,但真正能把四氯化钛中锡的含量降到0.01%以内的方法还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四氯化钛中锡含量的深度分离方法,该深度分离方法所提炼出的四氯化钛其锡含量≤0.01%,满足海绵钛生产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四氯化钛中锡含量的深度分离方法,该深度分离方法使
用到精馏塔、第一冷凝器、顶部产品储罐、再沸器、第二冷凝器、底部产品储罐以及回流泵,四氯化锡的沸点是114℃,四氯化钛的沸点是136℃,推出在相同压力下四氯化锡的挥发度大于四氯化钛的挥发度这一特性,本发明的特征是:
精馏塔的顶部联接第一冷凝器入口,第一冷凝器出口与顶部产品储罐联接,顶部产品储罐与回流泵入口联接,回流泵的出口分支与精
馏塔上部联接;精馏塔的底部联接再沸器入口,再沸器出口联接精馏塔下部一侧;精馏塔下部另一侧联接第二冷凝器入口,第二冷凝器出口联接底部产品储罐;
依据精馏塔的容量将含锡量大于0.01%的四氯化钛通入精馏塔内,再沸器对四氯化钛实施加热,加热到114℃时四氯化钛会以气态形式向精馏塔上部运动,根据上述特性此时气态四氯化钛中的气态四氯化锡得到最大挥发并上升至精馏塔顶部,在第一冷凝器的作用下使大量的气态四氯化锡得到冷凝并转变为液态四氯化锡,当然也会含有少量四氯化钛混在其中,通过顶部产品储罐回收液态四氯化锡和液态四氯化钛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通过回流泵向外输出,或作为副产品,或返回精馏塔进行重复深度分离;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大量的气态四氯化钛并没有得到挥发,气态四氯化钛回流到精馏塔下部并在第二冷凝器的作用下得到冷凝并转变为液态四氯化钛,含锡量≤0.01%的液态四氯化钛被回收到底部产品储罐并能用于海绵钛的生产。
精馏塔的直径与高度比控制在1:{3~6}。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深度分离方法解决了四氯化钛中锡含量大于0.01%问题,为生产合格的海绵钛提供了可能;
2、本发明产生的四氯化锡既可以作为副产品出售以增加利润,也可返回精馏塔内进行再次深度分离,深度分离工艺简单、可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深度分离配置示意简图。
图1中:1-精馏塔;2-第一冷凝器;3-顶部产品储罐;4-再沸器;
5-第二冷凝器;6-底部产品储罐;7-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降低四氯化钛中锡含量的深度分离方法,该深度分
离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所指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深度分离方法使用到精馏塔、第一冷凝器、顶部产品储
罐、再沸器、第二冷凝器、底部产品储罐以及回流泵。
四氯化锡的沸点是114℃,四氯化钛的沸点是136℃,推出在相同压力下四氯化锡的挥发度大于四氯化钛的挥发度这一特性,这一特性是众所周知的公知常识,但如何利用公知常识以解决四氯化钛中锡含量过高的问题则是本发明要解决的。
只要有足够的相际接触表面既直径面积和足够的液体回流量既高度差,就能使到达精馏塔顶部的气态四氯化钛分离出四氯化锡,而到达精馏塔下部的四氯化钛中所含的四氯化锡降至最低,从而获得锡
含量≤0.01%的四氯化钛,以满足海绵钛生产的需求。本着这一出发点,本发明深度分离所使用的设备配置关系如下:
结合图1,精馏塔1的顶部联接第一冷凝器2入口,第一冷凝器2出口与顶部产品储罐3联接,顶部产品储罐3与回流泵7入口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60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