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茶树菇产量的培养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56437.3 申请日: 2014-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4387153A 公开(公告)日: 2015-03-04
发明(设计)人: 刘巴宁;郑安乔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
代理公司: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侯来旺
地址: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茶树 产量 培养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真菌培养基,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茶树菇产量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茶树菇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及甘氨酸,尤其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此外,茶树菇还含有人体所需的葡聚糖、菌蛋白、B族维生素、铁、钾、锌及硒等多种矿物质元素。茶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19.55%,可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上述这些有效成分明显高出其他菌类。茶树菇味道鲜美,而且中医理论认为,茶树菇具有补肾、利尿、健脾、止泻等功效,对肾虚、尿频、水肿及风湿、及肥胖患者等均具有理想的功效,对小儿低热、尿床等也有辅助的治疗功能。由于茶树菇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因此,茶树菇目前已成为人们较理想的保健食品,是美味珍稀的食用菌之一,人们对其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目前,常选用杂木屑及玉米芯作为茶树菇培养基的碳源, 但其营养素单一,茶树菇生长极其缓慢,产量也很低;而棉籽壳作为茶树菇培养基的氮源时,其氮元素极难进入培养基中,茶树菇对氮源的吸收不好,致使茶树菇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均明显降低。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茶树菇产量且营养成分丰富的培养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茶树菇产量且营养成分丰富的培养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提高茶树菇产量的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桃树木屑        15-20,

柳树木屑        20-25,

茶叶果壳        10-15,

碳源            1-3,

蛋白胨粉末      4-6,

磷酸二氢钾      0.5-1.5,

硫酸镁          0.5-1,

琼脂条          2-4,

石膏            1-3,

消泡剂          0.5-2,

PH调节剂,     0.1-0.5,

水               5-15。

优选的,所述的桃树木屑和柳树木屑为经30-40d日晒老化的木屑。

优选的,     所述的桃树木屑和柳树木屑的重量份之比为1:1.5。

优选的,所述的桃树木屑和柳树木屑的长度为0.5-0.9cm。

优选的,所述的茶叶果壳为粉碎后表面直径为0.3-0.8cm的固体颗粒。

优选的,所述的碳源选自葡萄糖或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的水为高温煮沸15-30min后的蒸馏水。

所述的琼脂条由紫菜经过浸碱、洗涤、漂白、煮胶、过滤、推条、冷冻、脱水、烘干、灭菌后制得,所述的的含水量为5-8%,

优选的,所述的培养基水份含量为60-65%。

优选的,所述的PH调节剂选自0.1-0.3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或0.02-0.05mol/L的盐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所述的培养基的PH为7-7.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本发明选择老化处理后的桃木木屑及柳木木屑作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之一,老化处理后的桃木木屑及柳木木屑容易分解成多糖及单糖,易于被茶树菇吸收,茶叶果壳蛋白质及脂肪含量高,制作培养基时其通气较好,可使茶树菇杆体长得粗壮,以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作为无机盐,易于被茶树菇吸收利用,成本低。

2.本发明将茶树菇生长所需的各种成分按一定配比组合,将培养基的含水量按制在60-65%,将培养基的PH值采用PH调节剂调节至7.0-7.5,更利于茶树菇的生长繁殖,从而提高茶树菇的产量。

3.本发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琼脂条,将液体培养基转变成半固体或固体培养基,可明显改善培养基通气问题,也利于茶树菇生长繁殖的观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可提高茶树菇产量的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桃树木屑        15,

柳树木屑        20,

茶叶果壳        10,

葡萄糖            1,

蛋白胨粉末      4,

磷酸二氢钾      0.5,

硫酸镁          0.5,

琼脂条          2,

石膏            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安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6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