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向折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7216.8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5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付建;邹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泰能电热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4/00 | 分类号: | A47C4/00;A4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向 折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劳动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侧向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椅子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也是最重要的家居用品之一,然而椅子的适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家居领域,农民在劳动时,也常常使用到椅子,也就是说,椅子也是重要的劳动用具之一。
在中国南方地区,人们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稻幼苗称为秧苗,秧苗先是集中培育在秧田里的,插秧的时候,要先拔秧苗,扎成小捆运到待插秧的水田里,再按照一定的间距插秧。在拔秧时,为防止人们长时间工作体力不支,人们通常坐在一条“凳子”上,所述“凳子”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将一块小木板钉在一根圆木上,圆木的另一端削尖,使用时将圆木削尖的一端插入秧田内,坐在小木板上,由于这种拔秧凳采用单腿支撑,虽然制作简单,容易携带,但控制不好经常容易翻倒;另一种是在两个木板之间设置三根支脚,使用时可坐在任一木板上,另一块木板起到延缓木凳下沉的作用,当木凳下沉至一定程度,需要移动木凳,这种拔秧凳下方的木板面积过小,容易使凳子下沉快,面积过大,移动和携带不便,且在炎热的天气里拔秧,拔秧凳周围没有遮蔽物,拔秧较为辛苦。
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使拔秧凳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然而在部分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地形复杂的地区,如中国西南地区的梯田地,仍需要拔秧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向折叠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侧向折叠装置,包括椅面,所述椅面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椅面垂直的椅边,所述椅边外端面附设有垫片,所述椅面下端面设有若干滑道,所述滑道的纵截面均为倒T型,滑道的外端均设有定位槽,滑道内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可嵌入定位槽内,滑块在倒T型的滑道内不会脱出,滑块下端面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上、下端均分别对应设有上挡环、下挡环,所述支杆上均套有滑圈,支杆上还均套有压簧,所述滑圈均位于压簧和上挡环之间,滑圈一侧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把手,拉动把手可利用滑圈将压簧压缩,然后将滑块从定位槽内移向滑道内,从而将支杆收起,所述椅面左、右两端分别对应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均为L型板,所述椅面两侧的垫片可防止左侧板和右侧板过度打开,对左侧板和右侧板起限位作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外端面上均设有持伞架,在使用时,人们可将雨伞或遮阳伞卡在持伞架内,遮蔽烈日,同时不影响生产劳作,左侧板、右侧板内端面分别对应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左、右两侧的支杆的下端,通过支杆控制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折叠或打开动作。
所述滑道共有四个,且分别对应位于椅面的四个拐角处。
所述把手为弧形,把手两端点之间的连线与支杆的轴线之间设有大于等于45°的夹角,弧形的把手方便抓握,且把手与支杆之间的夹角过小,使用者在向下拉动把手时,把手容易向下转动,致使使用者无法施力,当把手与支杆之间设有一定角度后,即使把手向下转动,转动后的把手仍与支杆的轴线具有45°角,方便使用者将压簧向下拉,从而消除压簧作用在上挡环上的力,以便使滑块从定位槽内移出,实现对左侧板、右侧板的折叠。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折叠后,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仍留有余量。
所述持伞架包括上持部和下持部两部分,以牢固支撑遮阳伞,防止遮阳伞在移动拔秧凳时产生晃动,甚至扭坏夹持结构。
所述支杆为可伸缩杆,以配合压簧实现支杆的伸长,所述定位槽和椅面侧边上的垫片共同对支杆的伸缩长度起限定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可折叠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作为拔秧凳的支腿,通过折叠侧支腿,可有效控制拔秧凳的体积,使得拔秧凳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下端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支撑稳定,折叠简单,通过拉动把手压缩压簧以消除压簧对支杆的支撑力,可方便实现支杆的收缩,从而实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折叠,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端面增加了拔秧凳与秧田的接触面积,可防止拔秧凳快速下沉,左侧板和右侧板外端的持伞架能代替人工打持遮阳伞,为劳动者提供较好的劳动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4是图1中Ⅰ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滑道与滑块配合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泰能电热器具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泰能电热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7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