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用薄膜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57448.3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5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峰;翟洪春;周浩;黄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K13/02;C08K5/134;C08K5/20;C08K3/30;C08F210/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用 薄膜 密度 聚乙烯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用薄膜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密度聚乙烯(LDPE)是聚烯烃中应用较广泛的产品之一,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加工 性、较好的柔软性和透明性及表面光泽性等而倍受青睐,特别是在包装行业及要求薄膜 透明度较高的领域,LDPE薄膜是最佳的选择之一,因此在国内外,LDPE仍占据大量 的薄膜市场。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LDPE薄膜的卫生要求也越来越 高,特别是正己烷提取物要求越低越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药用薄膜的低密度聚 乙烯树脂以及制备方法,该树脂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光学 性能、力学性能,卫生性能,并具有优异的添加剂体系,可以满足药用薄膜的生产和使 用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用薄膜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该树脂数均分子量为1~2万,分子 量分布指数为4~6,雾度范围为4%~9%,正己烷提取物为0.5~2g/100g,在190℃、 2.16kg砝码压力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5.0g/10min。
上述药用薄膜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
聚乙烯:95~99.93%
1-丁烯:0~2%
丙醛:0~2%
抗氧剂1010:0.05~0.5%
有机过氧化物:0.01~0.5%
开口剂:0.01~2%。
上述有机过氧化物为TX25或TBPV,所述的开口剂为油酸酰胺和硫酸钙的混合物,以 重量比计,油酸酰胺:硫酸钙=1:(0.5~1.5),该开口剂可以有效防止药用薄膜制品 在生产过程中粘连在一起,避免开口困难。。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药用薄膜用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新鲜乙烯和反应器内未反应回收利用的乙烯经前段、后段压缩机升压到 250-300MPa,再经预热器升温到170-190℃后,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内采用空气和有 机过氧化物作为混合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过程中,调节调整剂1-丁烯与丙醛配 比,经高、低压制品分离器分离得到聚乙烯原料产品,未反应的乙烯气体返回压缩机重 新循环利用;
(2)分离出的聚乙烯原料产品与抗氧剂、开口剂混合干法造粒得到的母粒混合后进入 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得到专用于高透明薄膜制造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通过调节调整剂1-丁烯与丙醛配比,使其具有合适的熔 体流动性以及较低的正己烷提取物,可以满足药用薄膜的卫生要求、加工要求和力学性 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6)
调节调整剂1-丁烯与丙醛配比,得到聚乙烯原料;将上述抗氧剂、开口剂混合 干法造粒得到母粒,通过母料挤出机输送入聚乙烯原料,混合后进入挤出机进行挤出造 粒,造粒后送入料仓贮槽脱气混合,再送出成品包装,得到专用于药用薄膜制造的低密 度聚乙烯树脂;具体工艺参数为:反应压力保持2700-2800kg/cm2,聚合反应温度300-340 ℃,适当调整返回乙烯量,控制产品密度在0.9100-0.9300g/cm3之间,控制产品熔融指 数在2.16kg砝码压力下1.0-5.0g/10min范围内;1-丁烯与丙醛配比具体为:1-丁烯0~ 2wt%,丙醛0~2wt%;调节精度为0.05%。工艺流程图见图1。1-丁烯与丙醛配比见表 1,抗氧剂0.1%过氧化物(TX25或TBPV):0.1%,开口剂(油酸酰胺:硫酸钙=1:1) 0.1%,得到药用薄膜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理化性能见表2。
表1实施例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7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