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离心泵压出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7775.9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7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7/0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李东斌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离心泵 压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离心泵压出室结构。
背景技术
压出室和叶轮一起构成离心泵的过流部件,通常所说的压出室分为螺旋形 压出室、环形压出室、和导叶。压出室的作用主要有:1)收集从叶轮中流出的 液体,并输送到排出口或下一级叶轮吸入口;2)保证流出叶轮的流动是轴对称 的,从而使叶轮内具有稳定的相对运动,以减少叶轮内的水力损失;3)降低液 流速度,使速度能转换成压能;4)削弱液体从叶轮流出的旋转运动,以避免由 此造成的水力损失。现有的各种压出室结构在一些特定工作条件限定下有各自 的缺点,在大功率输送含磨蚀性固体颗粒介质离心泵的应用中,螺旋形压出室 的缺点是不耐磨损,受介质冲蚀后需要更换、修补整个壳体,维修费用贵;环 形压出室的缺点是叶轮承受的径向力大,不适合大功率重载荷工作条件;导叶 式压出室的缺点是径向尺寸大、导致泵壳体尺寸比蜗壳的高出20-30%,制造成 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离心泵压出室结构,其可以解决大功率输 送含磨蚀性固体颗粒介质离心泵的制造成本、维修维护费用、径向力和可靠性 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离心泵压出室结构,包括蜗壳、叶轮、 衬板,其中,在蜗壳内部设有叶轮,且叶轮的入口与该离心泵的入口相连通, 在叶轮的出口同心布置有若干个导流叶片,流体流过导流叶片后才进入蜗壳扩 压,每个导流叶片仅起流动导向作用;所述若干个导流叶片形成径向环列的导 流叶栅,蜗壳的中心与导流叶栅中心重合;在叶轮的背后设有衬板,并通过泵 盖固定,使导流叶栅与衬板组成若干封闭的流道,这些流道的出口流体流向蜗 壳经蜗壳扩压后流出离心泵出口。
所述的导流叶栅中的每个导流叶片为流线翼型结构,即每个导流叶片整体 为圆弧状,在靠近叶轮出口的来流处为圆形头部,远离叶轮出口的尾处逐渐消 尖,背部拱起,导流叶片的叶背和叶盆的重叠度较小。
所述的蜗壳中的隔舌与导流叶栅中的一个导流叶片紧接,且导流叶栅出口 安放角个隔舌安放角基本一致。
所述的蜗壳横截断面的角度以隔舌为起点,蜗壳与导流叶栅所形成的空间 断面面积随着角度的增加逐渐增加,直到绕导流叶栅一周,而不是导流叶栅外 布置同心圆环形壳体。
所述的导流叶栅的导流叶栅外径D与导流叶栅内径d的比值小于1.2倍。
所述的导流叶栅外径D为420mm,导流叶栅内径d为370mm。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离心泵压出室结构非常适 合于含磨蚀性固体颗粒流体的输送,翼型导流叶片提高了流动效率、改善流动 畸变和涡流,降低流体冲刷、提高使用寿命,采用这种结构可以降低设备制造 成本,更换磨损零件只需要更换导流叶栅而不需要更换蜗壳,降低维修费用和 维修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离心泵压出室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剖视图;
图中:1、蜗壳;2、隔舌;3、导流叶栅;4、叶轮;5、泵盖;6、衬板;7、 导流叶栅外径D;8、导流叶栅内径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77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螺旋过滤条的清洁换气扇
- 下一篇:一种潜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