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砂体的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8227.8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0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蔡煜琦;易超;李西得;张康;陈心路;王明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刘昕宇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体 砂岩型铀矿 地球化学 空间展布 砂岩 层间 种层 研究 发育 | ||
1.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砂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01:从砂体后生蚀变发育特征方面对砂体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S11:确立研究区目的层层间氧化带各分带砂岩的宏观识别标准
以研究区目的层砂岩氧化色及原生色为基础结合钻孔取样结果确立研究区目的层层间氧化带氧化砂岩、原生砂岩的宏观识别标准;对于经历过油气二次还原过程的研究区,区分氧化砂岩中的二次还原砂岩和古氧化残留砂岩,分别确立其宏观识别标准;
S12: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
以矿床为单位,选取覆盖所述研究区内已知矿床的典型钻孔进行取样,依据步骤S11中确立的宏观识别标准在每个钻孔目的层中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氧化砂岩、原生砂岩的样品,并对所述样品的相关地球化学参数进行分析测试;对于经历过油气二次还原过程的研究区,分别对二次还原砂岩和古氧化残留砂岩进行取样,并分别进行分析测试;分析测试的地球化学参数包括物质成分、环境指标、还原介质含量,其中,对物质成分的分析测试包括全岩及粘土含量分析,对环境指标的分析测试包括对用来确定砂岩的氧化还原类型的Fe2+及Fe3+含量的分析和用来确定砂岩的胶结程度的CaO含量的分析,对还原介质含量的分析包括固态还原介质含量和气态还原介质含量的分析,对固态还原介质含量的分析包括对全岩S和有机C的分析,对气态还原介质含量的分析包括对酸解烃含量的分析;
S13:根据分析测试结果建立层间氧化带各分带地球化学指标
以矿床为单位分别计算出氧化砂岩、原生砂岩各地球化学参数的测试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此作为层间氧化带各分带地球化学指标;对于经历过油气二次还原过程的研究区,分别给出二次还原砂岩和古氧化残留砂岩的地球化学指标;
S14:根据所述层间氧化带各分带地球化学指标查明研究区层间氧化带空间分带特征
继续选取能够覆盖所述研究区的典型钻孔进行取样,并按照步骤S12对钻孔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各样品的地球化学参数,将分析结果与步骤S13中的得到的各分带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比较,确定各钻孔样品的砂岩类别,并根据该类别确定每个钻孔目的层中氧化砂岩厚度和原生砂岩厚度以及两种砂岩厚度的比值,并根据该比值,在研究区底图上分别将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及原生带勾绘出来,继而查明研究区层间氧化带各分带的空间展布特征;对于经历过油气二次还原过程的研究区,分别计算二次还原砂岩和古氧化残留砂岩的厚度,二者相加即为氧化砂岩厚度;
在步骤S12中,所取样品还包括矿化砂岩样品,其通过伽马辐射仪的测量结果进行初步识别,并对所取包括矿化砂岩在内的所有样品的铀含量进行分析测试;
在步骤S13中,根据样品测试结果中铀含量的高低,识别矿化砂岩,并计算矿化砂岩的各分析测试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矿化砂岩的地球化学指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砂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1之前,还包括步骤S00,从砂体基本特征对有利砂体进行评价,经砂体基本特征评价的有利砂体再采用步骤S01进行评价,所述砂体基本特征包括砂体厚度、含砂率和砂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砂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0之前,还包括步骤S0,从沉积体系方面对有利砂体进行评价的步骤,经从沉积体系评价的有利砂体再采用步骤S00进行评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砂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之前,还包括通过目的层铀源分析数据对砂体进行评价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砂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目的层铀源分析数据对砂体进行评价的步骤,包括从外源和内源两方面进行评价,所述外源是指盆地周缘基底蚀源区的铀源条件,内源是指含矿建造本身的铀源条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砂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对目的层铀源分析对砂体进行评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通过构造条件对砂体进行评价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有利砂体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构造条件对砂体进行评价的步骤,包括从构造背景、控矿构造和构造演化三个方面对砂体进行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82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