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热材料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8289.9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2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宗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奇光电子设备研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8F236/14;C08F212/08;C04B14/08;C04B14/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热材料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热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隔热保温材料种类繁多,特性各异。其常见材料有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碳纤维、橡胶板、石墨或石棉制品以及各种发泡类材料。这些传统保温材料的添加成份及其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利影响,并给环境带来危害。另外,这类保温材料在隔绝紫外线、热反射、防潮、防辐射等性能方面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如今,人们在健康、环保、节能方面的意识不断增强,因此传统的隔热保温材料已无法满足人类的高层次要求。
上述材料中岩棉、硅酸铝的使用量大,但是隔热保温效果差,作业难度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损害的飞削粉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热效果好、无污染、柔软性强的绝热材料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绝热材料,其组分质量百分比含量包含:
一种绝热材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配方称取适量的丁二烯、苯乙烯、不饱和羧酸、硼砂、硅酸钠、硅藻精土、海泡石粉、硅酸铝;
B、将丁二烯、苯乙烯与不饱和羧酸在搅拌机高速搅拌下乳化聚合,生成白色粘稠液体;
C、将硅酸钠、硼砂加入到所述白色粘稠液体中,通过搅拌机高速搅拌制作成承载液,所述承载液为乳白色粘稠液体;
D、向所述承载液中加入基料,通过搅拌机高速搅拌25-40分钟,形成灰色膏状物。
进一步的,向所述承载液中加入所述基料的具体步骤如下:
a、先向承载液中加入海泡石,通过搅拌机高速搅拌5-10分钟;
b、再向承载液中加入硅酸铝陶瓷纤维,通过搅拌机高速搅拌5-10分钟;
c、最后向承载液中加入硅藻精土,通过搅拌机高速搅拌15-20分钟,形成无结块的灰色膏状物。
一种绝热毡板的制作工艺,将所述灰色膏状物放入到板材模具中,通过直板压制机压制成10mm厚度的毡板材料,可根据需要的宽度制备,或根据需要直接压制成任何所需要形状的绝热材料,然后经过200℃高温干燥30分钟,可得绝热毡板。
进一步的,所述绝热保温保冷板材的一侧粘贴设有硅酸铝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绝热材料制成10mm厚度的板材后,隔热效果优于30mm岩棉板材的隔热效果,隔热保温效果好,具有减少阻热保温层的厚度、缩小体积与减轻重量的优点,同时该种材料的制作工艺简单,简化了作业过程,不产生飞削和扬尘,保护工人的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经研究发现硅藻晶土有非常好的阻热特性,利用特殊的工艺将硅藻精土,硅酸铝棉、海泡石等复合制作成新型的绝热材料,其隔热效果高于硅酸铝及岩棉的隔热效果,将其作为隔热材料能够减少阻热保温材料的用料,提高隔热效果,是理想的隔热保温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绝热材料,分别称取组分质量百分比:丁二烯7.5%、苯乙烯7.5%、不饱和羧酸15%、硼砂10%、硅酸钠7.5%、硅藻精土20%、海泡石粉7.5%、硅酸铝25%;将丁二烯、苯乙烯与不饱和羧酸在搅拌机高速搅拌下乳化聚合,生成白色粘稠液体;将硅酸钠、硼砂加入到所述白色粘稠液体中,通过搅拌机高速搅拌制作成承载液,所述承载液为乳白色粘稠液体;先向承载液中加入海泡石,通过搅拌机高速搅拌5分钟,再向承载液中加入硅酸铝,通过搅拌机高速搅拌5分钟,最后向承载液中加入硅藻精土,通过搅拌机高速搅拌15分钟,形成灰色膏状物;将所述灰色膏状物放入到板材模具中,通过直板压制机压制成10mm厚度的板材,然后经过200℃高温干燥30分钟,可得绝热保温保冷板材;所述绝热保温保冷板材的一侧粘贴设有硅酸铝纸,能够增加保温隔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奇光电子设备研制有限公司,未经世奇光电子设备研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82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