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EVC快速编码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58888.0 申请日: 2014-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4320658B 公开(公告)日: 2017-12-26
发明(设计)人: 胡栋;朱惟妙;徐秋萍;葛庆阳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邮电大学
主分类号: H04N19/122 分类号: H04N19/122;H04N19/13;H04N19/147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代理人: 杨楠
地址: 210046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hevc 快速 编码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视频编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快速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HEVC作为新一代视频标准,于2010年4月在德国德累斯顿召开的JCT-VC会议中被提出,同时提出了测试模型HM2.0。它的核心目标是在H.264/AVC High Profile的基础上,压缩效率提高一倍,即保证在相同的视频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视频流的码率减少50%。HEVC遵循H.264/AVC的核心机制,并采用了多种编码技术,显著提高了编码性能。其中包括帧内预测技术,采用更加灵活的四叉树编码单元结构。HEVC帧内预测采用CU(Code Unit),PU(Prediction Unit)以及TU(Transform Unit)进行编码,预测和变换等操作。CU的尺寸按四叉树递归的方式,根据深度的不同可以分为64×64,32×32,16×16,8×8四种尺寸。在所有不同深度的CU遍历完成后,根据计算得到的率失真代价值确定CU的最佳划分尺寸。每个尺寸为64×64的最大编码单元共需要计算1+4+42+43+44=341次率失真代价值。因此,HEVC在获得高性能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计算复杂度。

在HEVC中采用四叉树结构的编码单元(CU),CU块始终是正方形,其大小从8×8到64×64。CU块的划分从LCU开始递归,逐层遍历所有从64×64到8×8的块,并且根据率失真代价选择最佳块,从而实现CU的划分。在标准HEVC中,LCU的划分的原算法如下:

1)从最大编码单元64×64(LCU)开始,对其进行预测编码,得到其率失真代价。

2)进一步划分为4个32×32的子块,对这4个子块进行预测编码,得到四个子块的率失真代价和。

3)如此类推,一直算到4×4块。

4)递归返回,根据率失真代价值选择最佳块。从8×8的块开始,如果4个4×4的CU的率失真代价和大于8×8块的率失真代价,则不划分,选择8×8的CU块类型,否则选择4×4的CU块类型。以此算法对16×16的块进行判断是否划分,一直到LCU。

5)编码下一个LCU。

基于这种递归结构,编码器需要对各个尺寸的CU进行全遍历算法,这是很耗时的过程。

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HEVC编码效率,一些研究者对CU块的划分过程进行了改进。清华大学的Caixia Bai和ChunYuan在2013年4月11至13号召开的IEEE-China会议上发表了一篇HEVC帧内编码的编码单元决策论文。该论文提出了以Sobel算子和MAD(平均绝对误差)为阈值的提前终止CU划分算法。韩国学者Jongho Kim1,Yoonsik Choe1和Yong-Goo Kim在2013年1月11号至14号召开的ICCE会议上提出了以率失真代价和为阈值的提前终止CU划分算法。上海大学的liquan shen在2013年的Consum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第1期提出基于相邻CU深度来预测当前CU深度的提前终止算法。然而,这些算法提前终止帧内CU划分所需的参数(Sobel算子和MAD、率失真代价和等)的计算均较为复杂,对编码效率的提升有限;此外,均无法实现对编码质量和编码效率的灵活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HEVC快速编码方法,利用图像像素值标准差作为CU划分过程是否提前终止的依据,可实现快速的帧内预测,且可根据需要对编码质量进行灵活控制。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HEVC快速编码方法,针对64×64、32×32、16×16这三种编码单元CU,预先分别设定一个相应的阈值:第一~第三阈值;在进行帧内预测CU划分时,具体采用以下方法:

步骤1、判断最大编码单元LCU的图像像素值标准差SD是否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如是,则终止CU的划分;如否,则进行预测编码并根据率失真代价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划分,当根据率失真代价确定需要继续划分时,将LCU划分为4个32×32的子CU后,转步骤2;

步骤2、对32×32的子CU,判断当前子CU的SD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如是,则终止CU的划分;如否,则进行预测编码并根据率失真代价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划分,当根据率失真代价确定需要继续划分时,将当前子CU划分为4个16×16的子CU后,转步骤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88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