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水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9508.5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3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常昊;张建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水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水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流床气化技术中,对气化炉排出的黑水采用沉降槽进行沉淀,并利用带式过滤机来除掉黑水中的细灰颗粒。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存在占地面积大、处理时间长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处理时间短的优点的黑水过滤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黑水过滤器包括:第一黑水过滤装置,所述第一黑水过滤装置具有第一黑水进口、第一过滤水出口、第一过滤水进口、第二过滤水出口、第一反冲洗水进口、第一反冲洗水出口;第二黑水过滤装置,所述第二黑水过滤装置具有第二黑水进口、第三过滤水出口、第二过滤水进口、第四过滤水出口、第二反冲洗水进口、第二反冲洗水出口,其中所述第一过滤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水进口和所述第二反冲洗水进口相连,所述第三过滤水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水进口和所述第一反冲洗水进口相连;和细渣分离装置,所述细渣分离装置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反冲洗水出口和所述第二反冲洗水出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黑水过滤器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处理时间短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黑水过滤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黑水过滤器进一步包括第一黑水进管、第二黑水进管、第三黑水进管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其中所述电磁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一黑水进管的出口相连,所述电磁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黑水进管的进口相连,所述电磁阀的第二出口与所述第三黑水进管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黑水进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黑水进口相连,所述第三黑水进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黑水进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黑水过滤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开关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水进口相连,所述第二开关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三过滤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二开关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水进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黑水过滤器进一步包括第三开关阀和第四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反冲洗水出口相连,所述第三开关阀的出口与所述细渣分离装置的进口相连,所述第四开关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二反冲洗水出口相连,所述第四开关阀的出口与所述细渣分离装置的进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黑水过滤器进一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一开关阀至所述第四开关阀中的每一个相连以便控制所述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一开关阀至所述第四开关阀中的每一个的打开和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黑水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黑水过滤器10。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黑水过滤器10包括第一黑水过滤装置101、第二黑水过滤装置102和细渣分离装置103。
第一黑水过滤装置101具有第一黑水进口、第一过滤水出口、第一过滤水进口、第二过滤水出口、第一反冲洗水进口、第一反冲洗水出口。第二黑水过滤装置102具有第二黑水进口、第三过滤水出口、第二过滤水进口、第四过滤水出口、第二反冲洗水进口、第二反冲洗水出口。其中,第一过滤水出口与第二过滤水进口和第二反冲洗水进口相连,第三过滤水出口与第一过滤水进口和第一反冲洗水进口相连。细渣分离装置103的进口与第一反冲洗水出口和第二反冲洗水出口相连。
在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黑水过滤器10过滤黑水时,黑水从第一黑水过滤装置101和第二黑水过滤装置102中的一个进入,黑水过滤后变为干净的灰水。然后,灰水进入到第一黑水过滤装置101和第二黑水过滤装置102中的另一个内。其中,灰水中的大部分在第一黑水过滤装置101和第二黑水过滤装置102中的另一个内进一步过滤,过滤后的灰水经泵加压后返回洗涤塔循环使用。灰水中的小部分对第一黑水过滤装置101和第二黑水过滤装置102中的另一个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得到的细渣水流入到细渣分离装置103内进行分离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95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