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0089.7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8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华清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腹泻 型肠易激 综合症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常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本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变化及生化异常,无具体的器质性病变。目前,现代医学对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采用镇静、抗痉挛及止泻或通便等药物对症治疗,其效果欠佳。
中医理论中没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概念,但根据其临床症状表现应当属于中医学“腹痛”、“泄泻”等范畴。因此,中医认为其病因是:
1.肝失条达,肝脾不和:烦恼郁怒,肝气不舒,横逆脾土,脾失健运,升降失调,可导致排便的异常,肝木疏泄太过,往往导致腹泻的发生。《医学求是》言:“腹中之痛,称为肝气,木郁不达,风木冲击而贼脾土,则痛于脐下”,另如叶桂云:“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胜也,克脾则腹胀,便或溏或不爽;肝气郁滞,气机不通,不通则痛。
2.思虑过劳,脾气受损:尽管肝郁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但脾之强弱也是本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临床上看,长期生活紧张,过度劳累,思虑过度,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体虚,或素体脾胃虚弱,使胃肠功能减退,不能受纳水谷,也不能运化精微,反聚水成湿,积谷为滞,致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3.劳损久病,累及脾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虚久泄,则下元失滋,可致命门之火衰惫,肾虚则火不暖土,可导致脾运不健,中阳亏虚,故重视脾肾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关键。命门之关,主司二便,若肾气不足,关门不利,则可发生大便滑泄、洞泄。
4.痰浊淤血,疾病缠绵:痰浊淤血是肠易激综合征继发病理因素,往往在肠易激综合征病程较长后发生。痰浊的发生,多是由于脾虚不运,津液凝聚为痰,痰饮流注肠腑,则泄泻迁延不愈,而淤血的发生,则由于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不能行血,致血瘀。痰浊积于肠腑,则大便带有粘液粘冻,淤血阻于肠腑,则腹痛,各种因素互相影响,导致此类病变缠绵难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配方配制而成:炮附子8-12g、肉桂8-12g、干姜8-12g、党参12-18g、炒白术12-18g、薏苡仁25-35g、大枣5-7枚、炙甘草5-7g。
进一步地说,所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由下述原料配方配制而成:炮附子10g、肉桂10g、干姜10g、党参15g、炒白术15g、薏苡仁30g、大枣6枚、炙甘草6g。
本发明所述药物的配方中所使用的中药的药性、药理如下:
炮附子: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功在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本草正》:附子,因其善走诸经,故曰与酒同功,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温中强阴,暖五脏,回阳气,格阳喉痹,阳虚二便不通及妇人经寒不调,小儿慢惊等证。大能引火归源,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热者所当急用。《本草正义》: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但生者尤烈,如其群阴用事,汩没真阳,地加于天,仓猝暴症之肢冷肤清,脉微欲绝,或上吐下泻,澄澈不臭者,非生用不为功。而其他寒症之尚可缓缓图功者,则皆宜熟用较为驯良。
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功在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本草汇言》: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药也。凡元虚不足而亡阳厥逆,或心腹腰痛而吐呕泄泻,或心肾久虚而痼冷怯寒,或奔豚寒疝而攻冲欲死,或胃寒蛔出而心膈满胀,或气血冷凝而经脉阻遏,假此味厚甘辛大热,下行走里之物,壮命门之阳,植心肾之气,宣导百药,无所畏避,使阳长则阴自消,而前诸证自退矣。《本草正》:桂,善平肝木之阴邪,而不知善助肝胆之阳气,惟其味甘,故最补脾土,凡肝邪克土而无火者,用此极妙。与参、附、地黄同用,最降虚火,及治下焦元阳亏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华清,未经吴华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00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同步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国家电网远程浏览环境下远程操作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