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锭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60436.6 | 申请日: | 2014-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8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耒阳市诚松有色金属再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9/00 | 分类号: | B22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8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炼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锌锭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锌锭主要用于压铸合金、电池业、印染业、医药业、橡胶业、化学工业等。锌的铸锭过程主要是将锌熔化,通过浇铸装置将溶液浇注到模具中,从而形成锌锭。现有的锌在熔化后通常先用推车运输至浇铸模具的地方,再卸下锌液至模具内,如此一来,十分消耗操作人员的体力;另外,还有一些铸锭工艺全部由手工操作完成,即浇铸装置每次将锌液输送至模具内后,需手工将浇铸装置的输出管移动至下一个模具中,且在浇铸过程中还需要操作人员看守,不仅费时费力,还使得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人值守,省时省力的锌锭成型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锌锭成型装置,包括浇铸机构和成型机构,所述浇铸机构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方的料桶,所述料桶的前侧设有延伸至成型机构的第一管道,所述料桶的上方设有延伸至冶炼炉的第二管道;所述成型机构由设于地面上的弧形轨道和设于弧形轨道内的若干个模具组成;所述弧形轨道上在位于模具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压力传感器;在与第一个模具和最后一个模具相对应位置的弧形轨道上还分别设有光电对管,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可挡住光电对管的挡片。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料桶中部的转轴连接,电机的一侧设有编码器。
进一步,所述浇铸机构的一侧设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表面设有显示器、电源开关、按钮和报警器,所述电控箱的内部设有分别与电机、压力传感器、光电对管、显示器、按钮及报警器连接的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弧形轨道内设有与模具数量相同的凹槽,所述模具置于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凹槽相邻两个之间的圆心角为15°~45°。
进一步,所述模具呈梯形状,模具的两侧设有把手,把手的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所述料桶与转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
进一步,所述模具的数量为2~10个。
进一步,所述底座由底板和支板组成,底板和支板均为矩形板,支板通过立柱固定于底板上,支板的上侧设有轴承,轴承用于架设料桶。
进一步,所述电机设于支板的下方,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支板与料桶的转轴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将浇铸机构与成型机构配置在一起,形成一条流水线,以及浇铸机构自动将锌液浇铸至每个模具中,不必通过人工操作,既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2)通过配置压力传感器、光电对管、编码器、电机以及报警器,可使得电机自行运转,无需操作人员控制,达到无人值守;
(3)通过配置压力传感器,对浇铸的锌液量进行了精确控制,从而避免了锌液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锌锭成型装置,包括浇铸机构和成型机构,浇铸机构包括底座1和设于底座1上方的料桶2,料桶2的前侧设有延伸至成型机构的第一管道3,料桶2的上方设有延伸至冶炼炉的第二管道4;成型机构由设于地面上的弧形轨道5和设于弧形轨道5内的若干个模具6组成,底座1上设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与料桶2中部的转轴21连接。本实施例将浇铸机构与成型机构配置在一起,形成一条流水线,以及浇铸机构通过电机7自动将锌液浇铸至每个模具6中,不必通过人工操作,既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地,底座1由底板11和支板12组成,底板11和支板12均为矩形板,支板12通过四个立柱13固定于底板11上,支板12的上侧设有两个轴承14,轴承14用于架设料桶2,电机7设于支板12的下方,电机7的输出轴穿过支板12与料桶2的转轴21连接,料桶2与转轴21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电机7可通过转轴21带动料桶2旋转。
弧形轨道5上在位于模具6相对应的位置各设有压力传感器(图中未标示),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注入锌液的实时压力值。在与第一个模具6和最后一个模具6相对应位置的弧形轨道5上还分别设有光电对管51,第一管道3上设有可挡住光电对管51的挡片31。由挡片31挡住光电对管51可完成第一管道的定位检测,从而实现电机7对起始和终点位置的检测。
电机7的一侧设有编码器8,用于对第一管道3转过的角度进行精确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耒阳市诚松有色金属再生有限公司,未经耒阳市诚松有色金属再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04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分子释能热泵及其供热系统
- 下一篇:空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