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蚯蚓堆肥池循环处理牛粪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0697.8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1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福;杨方福;徐建中;闫庆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榆苗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蚯蚓 堆肥 循环 处理 牛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蚯蚓消化降解结合微生物堆渥发酵,蚯蚓堆肥池循环处理牛粪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牛粪是农家腐制厩肥的基本原材料,但对规模养牛场却是困扰。因为规模养牛场每天产生大量的牛粪,自己用不了即为废弃物、污染源,需要花大量人力作运走处理,不仅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还要增加人力和运输成本。蚯蚓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其最大的特点是食性广、能够分泌纤维素酶,特别适合消化降解以纤维为主的牛粪或厩肥,经其食用后排出的粪便称蚯蚓肥,是更为优质的有机肥,其体积和重量成倍减少,可以作为有机商品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蚯蚓体内有大量脂肪酸、核酸及其衍生物游离氨基酸,还有微量元素磷、钙、 铁、钾、锌、铜以及多种维生素,为优良蛋白质源,用途广泛,可以作为商品出售。但利用蚯蚓消化降解结合微生物堆渥发酵的设施及方法不当,仍将对养牛场环境造成污染,并影响牛粪的处理效果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的蚯蚓堆肥池循环处理牛粪的方法,将蚯蚓消化降解和微生物发酵有机结合,在堆肥池循环处理牛粪,实现养牛场牛粪就地无害化处理、生产蚯蚓肥和蚯蚓的资源化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原材料
①蚯蚓:选用本地野生蚯蚓,蚯蚓重为700—800㎎/条;
②铒料:新鲜牛粪(肉牛养殖场刚排出的牛粪)和腐熟牛粪(肉牛养殖场经过2个月自然堆肥腐熟的牛粪)及玉米秸秆粉。
堆肥池与循环模式设计
蚯蚓堆肥池,也称循环生物处理床。选取宽3.5m,长30 m的长方形地块,在地块四周开挖深50㎝、宽40㎝的排水沟;另外在整治的地块内铺上粒径为2—3㎝的砾石作为托层,厚度为7—8㎝,在砾石填料上及地块四周铺一层尼龙网,防止牛粪过多流入填料层和蚯蚓逃跑,土地平整压实后,循环生物处理床(蚯蚓堆肥池)的基面就算建成了。夏季高温季节(温度≥30℃)需在堆肥池上方2.5 m处搭建遮阳棚或遮阳网;冬季低温(温度≤5℃)需要在堆肥池上覆盖塑料布,使堆肥池温度全年保持在10℃—30℃。
堆肥池循环处理方法
①混合饵料制备:取肉牛养殖场刚排出的新鲜牛粪2000千克和肉牛养殖场经过2个月自然堆肥腐熟的腐熟牛粪3000千克按重量比2:3混合,按混合牛粪与玉米秸秆重量(均以自然湿重计)比5.6:1的比例补充玉米秸秆粉952千克,以调整混合饵料的碳氮比至30:1。混合饵料总重约5952千克,可满足1个堆肥池使用。检测混合饵料的碳氮比,碳源不足可以加入玉米秸秆粉调整,氮素含量不足时可以添加尿素等氮源调整。将混合饵料充分混匀,并将其水分含量调整至70%。
②混合饵料堆肥池堆垛:在建造好的堆肥池基面上垂直于堆肥池长边堆放高20㎝、宽35㎝、长3 m的长条形垛状混合饵料,每条垛之间相隔15㎝左右。
③蚯蚓接种:将原来蚯蚓处理吞食过的3/5回流料作为蚯蚓堆肥新接种蚯蚓的生活基质均匀混合物覆盖在长条形垛上,覆盖的厚度为3—5㎝。然后在生活基质上接种蚯蚓,品种为本地野生蚯蚓,投入量为0.5㎏/m3 。接种后及时覆盖遮阳网。
④循环控制和蚯蚓肥及蚯蚓的制备:蚯蚓堆肥池循环处理的控制温度22±4℃、湿度70%,每次循环发酵30天左右。特别要注意堆肥天数的控制,避免蚯蚓堆肥料中铵态氮浓度过高和饵料过于腐熟影响喂养蚯蚓对牛粪的处理效果。牛粪在蚯蚓堆肥池处理30天后,将在蚯蚓堆肥池处理后的腐熟牛粪过筛并提取蚯蚓,取走2/5的筛下腐熟牛粪经晒干作为商品蚯蚓肥或作为有机肥用于农田。然后将剩余的3/5左右的筛上料回流到蚯蚓堆肥池,按照以上方法用于下一次循环,可长期循环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榆苗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遵义榆苗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0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栓龙头及水栓的壁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净水洗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