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剩饭菜制备颗粒饲料的装置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1764.8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6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待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待晴 |
主分类号: | A23N17/00 | 分类号: | A23N17/00;A23K1/10;A23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剩饭 制备 颗粒饲料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饲料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剩饭菜制备颗粒饲料的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剩饭菜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人工收集后用于猪的饲养,这种方式主要是小户经营,对于小型餐厅一般不会购买剩菜饭的处理设备,而是直接由收集剩菜饭的人拉走,这种处理方式既不卫生也不健康,饲养的猪经常会产生疾病;另一种方式是直接作为生活垃圾丢弃;第三种方式是通过加工设备进行处理制备畜禽饲料。
上述这些方式,以第一种和第二种为主,这两种处理方式都直接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而第三种方式虽然进行了处理,并制备成畜禽饲料,但是,由于设备设计不合理,无法对回收资源进行大量处理,而且处理工艺不够完善,导致其无法推广应用,仍然不能对资源进行很好的利用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大量利用剩饭菜进行处理回收、效率高、能耗低、质量稳定的制备颗粒饲料的装置及制备方法。
为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剩饭菜制备颗粒饲料的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沉淀池、一级螺旋传送机构、压缩过滤机构、粉碎机构、二级螺旋传送机构、高温消毒机构、拌料器、造粒机;所述压缩过滤机构包括进料箱、压料板、透水板、隔料板、切割叶轮、传动组件,压料板安装在靠近进料箱进料口的一侧并连接传动组件,透水板安装在进料箱相对于进料口的一侧箱体上,隔料板安装在进料箱的箱体内,切割叶轮一端安装在进料箱的箱体上并于传动组件连接,另一端安装在隔料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池底面为二次倾斜面,且沉淀池的上开口尺寸大于底面而形成收口结构,一级螺旋传送机构倾斜设置在沉淀池与压缩过滤机构上,其位于压缩过滤机构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一级螺旋传送机构的螺旋传送杆位于沉淀池池底面最下层倾斜面形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剩饭菜制备颗粒饲料的装置还包括油水分离机构,油水分离机构通过管道连接沉淀池。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剩饭菜制备颗粒饲料的装置还包括三级螺旋传送机构、打包机,三级螺旋机构连接造粒机,将造粒机造粒后的半成品输送至打包机。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箱下部透水板安装处的箱体上安装有回流管,回流管连接沉淀池。
进一步的,所述隔料板上设置有压料刀,所述切割叶轮设置6组,分三排,每排两个并列设置,压料刀设置在切割叶轮间隔的隔料板上,压料刀与隔料板接触面的形状为L型、T型或四角型,传动组件为传动电机和液压泵站。
进一步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粉碎机构箱体、安装在粉碎机构箱体外的粉碎电机、安装在粉碎机构箱体内与粉碎电机连接的粉碎叶片,粉碎机构箱体的底面为为二次倾斜面,且粉碎机构箱体的上开口尺寸大于底面而形成收口结构,二级螺旋传送机构的螺旋传送杆位于最下层倾斜面形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消毒机构包括传送带,以弧形罩安装在传送带上的加热消毒罩,固定传送带的支架,连接传送带一端的出料口;传送带为台阶式组合传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拌料器包括拌料槽、固定拌料槽的拌料器支架、安装在拌料槽槽底的拌料电机、与拌料电机输出轴相连的拌料轴、用于固定拌料轴另一端的固定板,拌料轴上间隔设置有悬空端向上的拌料刺。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剩饭菜制备颗粒饲料的装置,其制备颗粒饲料的方法,步骤如下:
一、将收集来的剩菜饭汇集到沉淀池中沉淀,固体原料不会滞留在某处而均会沉淀到一级螺旋传送机构与沉淀池连接处,并通过一级螺旋传送机构传送到压缩过滤机构,油水分离机构将位于沉淀池上层的油水抽去另外处理;
二、固体料通过压缩过滤机构的挤压和切割,去除水分并将体积缩小后进入粉碎机构粉碎形成粉碎料,而后通过二级螺旋传送机构输送到高温消毒机构;
三、高温消毒机构通过台阶式传送带和设置在80-220℃的加热消毒罩对粉碎料进行加热消毒处理,处理后得到消毒料;
四、消毒料进入拌料器,此时向拌料器中加入麦麸、秸秆颗粒、干草末,加入比例为消毒料∶麦麸∶秸秆颗粒∶干草末=8-12∶1.5-3∶0.8-1.2∶0.8-1.2,拌料均匀后进入造粒机,造粒后通过打包机制成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待晴,未经丁待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1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梗压片及制丝加工工艺
- 下一篇:青饲料打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