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行总线故障注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62271.6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0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肖寅;刘冬婷;詹于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杨慧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行 总线 故障 注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串行通信测试技术,特别是串行通信故障注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串行通信测试技术,都只能进行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无法进行故障注入测试。故障注入测试的基本项目包括:电气性能的故障注入测试和信息的格式的故障注入测试。
现有的串行信号测试技术,采用通信协议芯片输出串行信号,幅度最低可调整为200mv。而故障注入技术要求故障注入信号可调整为0mv,并可进行步进最小为1mv的微调。
现有的串行信号测试技术,只提供波特率-3%~+3%容限范围内可编程,而故障注入技术要求故障信号在0Hz~2倍波特率范围内可编程。
现有的串行信号测试技术,由于串行数据通过通信芯片产生,只提供标准的串行信号,占空比不能调整,而故障注入技术要求产生占空比可变的串行数据。
现有的串行信号测试技术,由于串行数据通过通信芯片产生,只提供固定的编码方式。而故障注入技术基于任意波形发生器,可产生归零码和非归零码的信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行总线故障注入方法,可以为串行通信的故障注入测试提供可程控的故障注入信号。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串行总线故障注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用户发送的故障注入测试数据信息转换为高低电平类型的逻辑波形数据,该逻辑波形数据以字符串表示;
步骤二、根据测试系统要求的波特率和幅值以及占空比,根据逻辑波形数据生成供任意波形发生器发送的采样点数据;
步骤三、将逻辑波形数据每位对应的采样点按照位顺序合并为连续的波形数据采样点数组;
步骤四、将波形数据采样点数组通过并行总线送至任意波形发生器并启动任意波形发生器;
步骤五、任意波形发生器产生波形并送至总线上。
依据上述特征,所述故障注入测试数据信息包括:
a)数据位长度;
b)数据内容;
c)数据起始位;
d)数据停止位;
e)数据校验位,类型为奇校验/偶校验/无校验;
f)波特率;
g)高电平幅值;
h)低电平幅值;
i)占空比;
j)编码类型,包括归零码和非归零码;
k)差分类型,包括单端编码和差分编码。
依据上述特征,故障注入测试数据信息转换为逻辑波形数据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a)若数据为非归零码,则二进制数据1对应逻辑波形数据中的1位字符,其值为”1”;二进制数据0对应逻辑波形数据中的1位字符,其值为”0”;
b)若数据为单端归零码,则二进制数据1对应逻辑波形数据中的2位字符,其值为”10”;二进制数据0对应逻辑波形数据中的2位字符,其值为”01”。
c)若数据为差分归零码,则根据逻辑波形数据中的前一位字符决定当前字符的值,二进制数据1对应逻辑波形数据中的2位字符,若前一位字符为”1”,其值为”10”,若前一位字符为“0”,其值为“01”;二进制数据0对应逻辑波形数据中的2位字符,若前一位字符为”1”,其值为”01”,若前一位字符为“0”,其值为“10”。
依据上述特征,故障注入测试数据信息转换为逻辑波形数据步骤如下:
1.1)、检查是否有起始位,如无则直接跳至下一步,有则填写起始位;
1.2)、填写数据位;
1.3)、检查是否有检验位,如无则直接跳至下一步,有则填写检验位;
1.4)、检查是否有停止位,如无则直接跳至下一步,有则填写停止位;
1.5)、完成逻辑波形数据转换。
依据上述特征,步骤1.2)中填写数据位的填写步骤如下:
2.1)、检查源数据编码方式是否为非归零码,如是跳转到2.2),如否跳转到2.3);
2.2)、若源数据为1,则目标数据填写’1’,若源数据为0,则目标数据填写’0’,转至2.6);
2.3)、检查源数据编码方式是否为单极性归零码,如是跳转到2.4),如否跳转到2.5);
2.4)、若源数据为1,则目标数据填写”10”,若源数据为0,则目标数据填写“01”;
2.5)、若源数据为1,且目标数据中的前一位数据是”1”,则目标数据填写”10”,若前一位数据为”0”,则目标数据填写“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2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部件拆装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采用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