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物联网感知射频识别柔性电磁波复合吸波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2626.1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2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曾华;胡健;黄道平;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金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00 | 分类号: | C09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4005 四川省宜宾市临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联网 感知 射频 识别 柔性 电磁波 复合 材料 | ||
1.一种用于物联网感知射频识别柔性电磁波复合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由下列组分组成:复合抗电磁干扰吸收剂粒子60%-95%,胶合剂40%-5%;所述复合抗电磁干扰吸收剂粒子是由0.1微米~40微米的软磁性金属粒子与软磁性磁悬浮液体混合干燥分散而成,两者体积比为60%-70%:40%-30%;所述软磁性磁悬浮液体由已稀释到黏度在100-300mPa·s范围的有机桥接物与已表面活化处理复合粒子搅拌混合得到,有机桥接物与复合粒子的体积比为90%-95%: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感知射频识别柔性电磁波复合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桥接物包括聚酯系列树脂、聚乙烯树脂、聚氯乙烯系列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纤维素系列树脂等热可塑性树脂;所述胶合剂包括有机树脂、氯化聚乙烯、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及改性橡胶等;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油酸、氢氧化四甲基铵、柠檬酸、大豆卵磷脂等。
3.一种用于物联网感知射频识别柔性电磁波复合吸波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步骤为,
a.选取软磁金属制成0.1微米~40微米的粒子作为吸收剂粒子;
b.选取软磁铁氧体制成0.1微米~2微米的球形粒子作为复合粒子,同时采用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处理;
c.选取聚酯系列树脂、聚乙烯树脂、聚氯乙烯系列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纤维素系列树脂等热可塑性树脂作为有机桥接物;
d.采用有机溶剂对有机桥接物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有机桥接物黏度在100-300mPa·s范围;
e.将已表面活化处理复合粒子与已稀释的有机桥接物进行搅拌混合,得到软磁性铁氧体磁悬浮液体,有机桥接物与复合粒子的体积比为90%-95%:10%-5%;
f.将微米级软磁性金属粒子加入软磁性磁悬浮液体进行混合,微米级软磁性金属粒子与软磁性磁悬浮液体体积比为60%-70%:40%-30%;混合后干燥、分散,得到复合抗电磁干扰吸收剂粒子,复合抗电磁干扰吸收剂粒子在0.1微米~45微米之间;
g.在复合抗电磁干扰吸收剂粒子中添加胶合剂并混合均匀,复合抗电磁干扰吸收剂粒子:胶合剂=60%-95%:40%-5%,得到复合抗电磁干扰吸波原材料;
h.复合抗电磁干扰吸波原材料可以采用压延或轧制工艺制备0.05mm~2.0mm厚度的薄膜或片状的电磁波复合吸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物联网感知射频识别柔性电磁波复合吸波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金属吸收剂粒子可以举例为:Fe-Ni合金系、Fe-Ni-Mo合金系、Fe-Ni-Si-B合金系、Fe-Si合金系、Fe-Si-Al合金系、Fe-Cr-Al-Si合金系等,这些软磁金属制成微米级的粒子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或更多种混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物联网感知射频识别柔性电磁波复合吸波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铁氧体粒子为:Ni-Zn系铁氧体、Mn-Zn系铁氧体、Mn-Mg系铁氧体、Cu-Zn系铁氧体、Ni-Cu-Zn系铁氧体、Fe-Ni-Zn-Cu系、Fe-Mg-Zn-Cu系等软磁铁氧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金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宜宾金原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262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