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参数校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3040.7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0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飞;裴旭东;张存国;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晓琴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参数 校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参数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数据有效性验证对于软件产品研发人员来说是件很头痛的事儿但肯定又是必须的。
针对Web项目而言,客户端验证+服务端的验证缺一不可,客户端的脚本验证用于提高用户体验和感知,服务端的验证主要是为了数据的安全性、合法性的验证。但是,硬编码时代,所有代码都写在程序中,在实施这两种验证的时候会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
1、客户端校验代码写起来相对比较烦琐,而且容易出错,主要是拼写错误;
2、当业务调整或校验方式不满足要求时,需要开发人员去重新阅读代码才能修改;
3、服务端的验证和客户端验证要保持一致性一样很烦琐(客户端验证输入不能超过10个字符,那服务器端也要相应的控制在10个字符,而且修改时,需要将客户端和服务端同步修改,提示信息前后端都要再输入一次,比较繁琐),耗费研发时间。
4、每次实现表单校验都重新写或者复制过来一堆代码,代码显得不够简洁;针对接口开发而言,同样存在参数校验方法重新写或者复制过来一堆代码的窘境;
另外,现有的参数校验装置普遍存在通用性差(前后台校验代码难以复用且与框架耦合)、扩展性差;不好用(配置和实现起来繁琐)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参数校验装置,其解决了软件研发人员重复劳动的痛点,大大降低软件校验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一种智能参数校验装置,包括页面端处理单元和、或服务端处理单元;
所述页面端处理单元包括规则读取模块、参数获取模块、校验器扩展模块、参数校验模块以及异常处理模块;所述规则读取模块负责读取业务校验规则,所述参数获取模块负责获得表单的输入值,所述参数校验模块内设有内置校验器,通过内置校验器对所述表单的输入值依据所述业务校验规则进行校验,当校验不通过时转到异常处理模块;所述异常处理模块负责当校验失败时,将异常提示信息推送给使用者并给出提示,所述校验器扩展模块负责当内置校验器无法满足需求时,使用者通过该校验扩展模块制定所需的校验器;
所述服务端处理单元包括所述规则读取模块、所述参数获取模块、所述校验器扩展模块、所述参数校验模块、所述异常处理模块以及一规则转换模块,所述规则转换模块负责将读取到的业务校验规则转换成所述参数校验模块能识别的字符串。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校验规则包括json格式的字符串、xml格式的字符串、json格式的文件或xml格式的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规则转换模块负责将json格式或xml格式的业务校验规则转换成java或javascript能识别的字符串。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代码复用高,软件研发人员没有必要每次前后台编写校验规则;
2、适用范围广,在web、wap、移动应用项目、接口都可以用;
3、校验规则表示形式灵活:支持json格式、xml格式,可以是字符串也可以自动搜索文件读取;
4、易于使用和扩展:当内置校验器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可自定义实现;
5、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感知:统一出错提示或者当传递的参数不满足要求时给予提示,提高了用户体验和感知;
6、提高开发效率:在Webservic接口开发过程中,当传递的参数不合法及时的提醒接口调用方,可有效的提高开发效率;
7、降低维护成本:当业务调整或校验方式不满足要求时,通常是业务变动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开发人员只需修改业务规则文件即可满足业务需要,有些仅运维人员即可完成修改。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参数校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参数校验装置在接口开发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参数校验装置在Web开发下的使用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智能参数校验装置,包括页面端处理单元和、或服务端处理单元;即所述智能参数校验装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要选择只包含页面端处理单元或只包含服务端处理单元或同时包含页面端处理单元和服务端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3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卡调试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Java生成XML文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