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添加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的导热油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3255.9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6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贾德强;陈惠卿;韦安柱;李万英;桂砚楠;贾睿;夏鹏;薛玉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10 | 分类号: | C09K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添加 复合 金属 纳米 添加剂 导热油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油组合物,具体地说,涉及通过添加复合金 属纳米添加剂提高导热系数,增强传热效果,减少能源消耗的新型导 热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由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具有比油高得多的导热系数,因此在油中 添加固体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颗粒可提高油的导热系数,增强传热效 果,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普通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颗粒由于尺寸较大,添加到油中可造成 过滤网、管道的堵塞,并且由于普通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颗粒密度较 大,极易沉淀,不能形成稳定的悬浮液。通过研究发现,纳米颗粒具 有的量子效应、小尺寸效应使其可与油形成较稳定的悬浮液,而由于 金属纳米粒子在液体中的布朗扩散、热扩散加速了金属纳米粒子与液 体粒子的热交换,从而增强导热系数。
因此,选用纳米级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添加到导热油中制备“纳米 导热油”以提高导热油导热系数,强化传热效果,减少能源消耗。而 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是由两种或多种纳米级金属、纳米级金属氧化物 复合制备而成,比单一纳米添加剂具有更为优异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的导热油 组合物,以提高导热油导热系数。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的导 热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添加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 的导热油组合物,其各组分质量百分数组成如下:复合金属纳米添加 剂0.1%-15%,分散剂0%-10%,导热油余量。
所述导热油为市售导热油,包括矿物油型导热油和合成型导热 油。
所述矿物油型导热油包括采用HVI类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调 制的导热油;所述合成型导热油为烷基苯型、烷基萘型、联苯型、三 联苯型导热油。
所述的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为纳米级金属或纳米级金属氧化物 的两种或多种复合制备而成,复合比例优选采用各组分相同比例。
所述的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可采用本领域常用方法, 比如机械球磨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
所述金属为铜、铁、铝、金、银以及稀土金属。
纳米颗粒的尺径对导热系数的增强效果以及悬浮液制备难易程 度有影响,尺径越小越为理想,但会造成成本的增加,故要求金属纳 米颗粒尺径须为100nm以下。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加入量为 2.5%-7.5%,优选加入量为2.5%-3%。加入量过小,导热系数提高不 明显,加入量过大,悬浮液不易制备。
所述的分散剂为聚醚、聚醚胺、硼化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或高分 子量丁二酰亚胺,分散剂吸附在纳米粒子表面,产生粒子间排斥力, 使粒子不能接近从而防止分散的纳米粒子团聚,分散剂加剂量根据与 纳米金属颗粒重量比确定,优选加入量为纳米金属颗粒加入量的3倍, 优选分散剂为聚醚胺。分散剂的加入可导致油品破乳化能力下降,因 此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不添加分散剂。
所述添加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的导热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a)将制备的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与导热油按所述重量比例混合, 搅拌2h-5h,搅拌温度55℃-75℃;
b)将步骤a处理完的油样中加入所述比例的分散剂,继续搅拌 1h-2h,如若不添加分散剂可省略此步骤;
c)将步骤b处理完的油样进行超声波处理,频率为25kHz-40kHz, 功率1000-3000瓦,超声波处理时间3h-6h。
所述的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为两种或多种金属纳米颗粒或金属 氧化物纳米颗粒混合制备而成。
所述的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机械球磨法、溶胶-凝 胶法、水热法。
本发明的添加复合金属纳米添加剂的导热油组合物具有以下优 点:
1)本发明的导热油组合物可大幅提高导热油的导热系数,增强 传热效果,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
2)本发明的导热油组合物不会对过滤网以及管道造成堵塞,不 易形成沉淀;
3)本发明的导热油组合物所需生产原料简单易得,制备方法较 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32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油基钻井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扬尘抑制剂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