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轴固结试验确定土体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关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3824.X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7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剑;冉岸绿;王建华;武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固结 试验 确定 渗透 系数 孔隙 关系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三轴固结试验确定土体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测试土样,并通过试验获得土样的初始孔隙比e0;
S2:制作试样,根据三轴固结仪确定试样尺寸,选取土样中心区域进行制作,并对制出的试样进行饱和处理;
S3:对试样进行三轴固结试验,采用分级降压渗流试验方法,先升高围压和背压达到试验设计值,待孔压稳定后开始逐级降低背压进行渗流固结试验,并记录试验过程中试样的孔压和体积变化值;
S4:处理记录的试验数据,并计算分级降压过程中的渗透系数和孔隙比;
S5:确定渗透系数与孔隙比的关系,绘制关系曲线,最终得到两者的数学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轴固结试验确定土体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获取测试土样是指:采用薄壁取土法,在指定区域取得土样,并进行封存后用于做室内试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三轴固结试验确定土体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获得土样的初始孔隙比e0是指:通过环刀法求得土的重度rs,用烘干法求出土的含水率w,并利用公式求得初始孔隙比,其中rw为水的重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轴固结试验确定土体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三轴固结仪具有控制试样孔压大小、测量孔压和体积变化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轴固结试验确定土体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饱和处理是指:采用浸水饱和法处理试样,使其饱和度达到99%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轴固结试验确定土体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三轴固结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S31:将所述试样的围压升至试验设计值,同时将所述背压调至比围压小10kPa,观测孔压变化情况;
S32:待孔压稳定并等于背压值,进行分级降压渗流试验,首先设定背压每一级的降压值;接着开始第一级降压渗流试验,使试样排水固结,观测孔压变化情况,间隔获取试样的孔压和体积变化值;
S33:待上一级降压渗流试验的孔压稳定并等于该级背压值后,进行下一级降压渗流试验,间隔获取试样的孔压和体积变化值;
S34:重复步骤S33,直到背压降至预先设定值,且孔压达到稳定值,此时完成所有分级降压渗流试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三轴固结试验确定土体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中,所述背压每一级降压值不小于50kPa,所述分级降压渗流试验分级的次数不少于3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三轴固结试验确定土体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和S33中,所述获取试样孔压值和体积变化值的时间间隔为30-120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轴固结试验确定土体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分级降压过程中渗透系数和孔隙比的计算方法为:
第i次分级降压过程中的渗透系数ki采用变水头渗流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其中P1i为第i次分级降压过程中的起始孔压;P2i=(P1i+Pbi)/2为第i次分级降压过程中的中值孔压,即起始孔压与稳定时孔压的平均值,Pbi为第i次分级降压过程中的背压,稳定时孔压等于背压;△ti为孔压从P1i下降到P2i的时间间隔;△Vi是△ti时间内试样的体积变化值;L和A分别为试样的高度与截面积;rw为水的重度;
第i次分级降压过程中的孔隙比ei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其中ei-1第i次分级降压过程中的起始时刻孔隙比;Vi为第i次分级降压过程试样的初始体积;△Vi是第i次分级降压过程中△ti时间内试样的体积变化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三轴固结试验确定土体渗透系数与孔隙比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绘制关系曲线是指:根据第i次分级降压过程中的渗透系数ki和起始时刻孔隙比ei-1,绘制关系曲线k-e,并得到渗透系数与孔隙比的关系表达式:lgk=ae-b,其中a和b是回归分析得到的拟合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38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