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4069.7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3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雨燕灌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迷宫 滴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大田作物地埋应用的滴灌管,属于节水灌溉农业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农业微灌技术领域的灌溉用各种内嵌式滴灌管都是在各滴头上设置一组迷宫,用来阻尼和销减滴灌管内压力,均衡各滴水出口的出水压力和出水量,从而保证滴灌管在一定铺设长度内各滴水出口的出水量基本一致。生产方法一般是在滴头外圆柱面上刻有各种迷宫沟槽或镶嵌迷宫贴片,然后滴头在滴灌管挤出拉伸成型过程中被嵌入在滴灌管内。
由于滴灌管铺设在地面上时,灌溉水蒸发损失大、影响耕作、每年需要回收、滴灌管受日晒易老化等问题。所以现代农业大力推广地埋滴灌技术,就是将滴灌管埋设在地下使用。但将已有滴灌管、滴灌带埋设在地下时,作物根系的趋水性会使须根札进滴灌管的滴水出口;另外,在灌水间歇,滴灌管外的泥水在负压作用下,会通过滴水出口回灌,将出水口或紧靠出口部分的迷宫堵死。由于迷宫长度一般为80~400毫米,迷宫销减水压作用已使末端水压趋于零,再次灌水时,迷宫末端水压无法将堵死部分冲开,造成滴灌系统因堵塞而报废。现有滴灌管/带存在的缺陷,成为阻碍地埋滴灌技术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以解决地埋滴灌管阻塞出水口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由滴灌管和内嵌滴头构成,滴头为圆柱形,圆柱两侧或中部设置出水狭缝,圆柱外套装纤维材料或开口发泡微孔材料制作的微孔迷宫防堵渗水层,滴头在滴灌管内设置间隔大于30cm,滴灌管壁对应滴头出水狭缝位置交错沿圆周均布有出水孔。
所述的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所述的滴头两端设置止口以固定防堵渗水层材料。
所述的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所述的滴头两端设置环槽和弹性卡环以固定防堵渗水层材料。
所述的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所述的滴头一端设置止口,另一端设置环槽和弹性卡环以固定防堵渗水层材料。
所述的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所述的防堵渗水层材料是晴纶、乙纶、丙纶纤维的编织套管或开口编织套管。
所述的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所述的防堵渗水层材料是聚氨酯开口发泡材料。
所述的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所述滴头的出水夹缝在滴头圆柱面上沿中线平行设置。
本发明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的技术进步效果在于:
1、大幅提高防堵性能,由于纤维材料构成的微孔迷宫渗水空隙极小,可达微米级,作物须根无法扎进微孔迷宫造成堵塞。可简化滴灌系统过滤设备,降低滴灌系统运行能耗。
2、滴头迷宫形状为筒型,生产时直接套装在滴头上即可,大幅度降低滴头生产工艺成本,滴灌管生产线硬件不需做任何改变。
3、灌水间歇,泥水在负压作用下回灌将外出水口堵住时,因纤维空隙构成的微孔迷宫流程仅有几毫米,重新灌水时,灌溉水压力形成的内外压差及水表面张力形成的毛细渗水双重作用,也会将堵死部分冲开。
附图说明
图1:圆柱内镶滴头的滴灌管局部剖面图(两侧出水)
图2:圆柱内镶滴头的滴灌管局部剖面图(中间出水)
图3:图1的A-A剖面图
图4:圆柱内镶环槽滴头的剖面图
图5:圆柱内镶环槽滴头的滴灌管局部剖面图
图6:圆柱止口和内镶环槽滴头的剖面图
图7:弹性卡环局部剖面图
图中:1、滴灌管出水孔 2、防堵渗水层 3、出水狭缝 4、滴头 4-1、止口 4-2、环槽 4-3、弹性卡环 5、滴灌管 6、过水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的技术关键是独创了用微孔纤维或发泡材料套装在滴头上作为微孔迷宫流道的填充材料,滴头出水狭缝与滴灌管的出水孔交错设置,借助于纤维材料的毛细作用,使灌溉水从滴头狭缝经过滴灌管纤维材料再向外渗出。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微孔迷宫防堵滴灌管,由滴灌管5和内嵌滴头4构成,滴头为圆柱形,中空部分为过水流道6,在滴头圆柱两侧圆周设置出水狭缝3,圆柱外套装纤维材料或开口发泡微孔材料制作的微孔迷宫防堵渗水层2,滴头在滴灌管内设置间隔按滴水量决定,一般大于或等于30cm,滴灌管壁对应滴头出水狭缝位置中间设置有出水孔1。
图2给出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在滴头圆柱中间圆周设置出水狭缝3,滴灌管壁对应滴头出水狭缝位置两侧设置有出水孔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雨燕灌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雨燕灌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40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