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温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4101.1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5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莲;张静;孙剑锋;李志军;范思远;陈闯;宁爱民;程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101/00;C04B26/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温拌剂 芳烃油 制备 催化剂 制备方法和应用 化学反应 沥青混合料 沥青温拌剂 低温性能 高温粘度 沥青高温 摩尔数 软化点 相容性 延伸度 粘附性 碳数 烷烃 石料 成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低沥青高温粘度的温拌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温拌剂制备原料包含FT、卤素、芳烃油,并添加催化剂。所述的FT是一种高分子烷烃,碳数为40~130;分子量为562~1822。卤素的用量为FT摩尔数的0.3~0.5倍。本发明温拌剂通过添加卤素和催化剂,使芳烃油与FT发生化学反应。该温拌剂不仅能够对沥青起到温拌效果,并可提高与沥青的相容性,改善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能够有效降低沥青的高温粘度,从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及成型温度,同时还能够提高沥青的软化点和60℃粘度及延伸度,改善沥青的高、低温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温拌剂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可降低沥青高温粘度从而降低沥青混合料拌合及成型温度的沥青温拌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道路工程中使用的沥青混合料根据拌合施工温度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冷拌沥青混合料CMA(Cold Mix Asphalt)和热拌沥青混合料HMA(Hot Mix Asphalt)。冷拌沥青混合料一般采用乳化沥青或者液体沥青与集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合、铺筑,无需对集料和结合料进行加热,这样可节约大量能源。但是冷拌沥青混合料初期强度较低,难以满足高速公路、重载交通道路等重要工程的要求。热拌沥青混合料是应用广泛、路用性能良好的混合料。但是在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沥青与石料需要在150~180℃高温条件下拌合。不仅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在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及CO2、CO、SO2、NOx等有害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高温条件下的拌合也容易引起沥青发生热老化,降低沥青在路面上的服役时间,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延长沥青路面寿命,20世纪90年代后期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了温拌沥青混合料WMA(Warm Mix Asphalt)的研究。其目的是通过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达到降低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减少粉尘及有害气体排放量,同时保证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同的路用性能及施工的和易性。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采用蒸发残留物含量较高的乳化沥青,在80~120℃温度下与石料拌合,该方式较热拌沥青的温度低约30~50℃;二是在拌制混合料时把水(或表明活性剂的水溶液)与沥青同时加入拌合罐中,由于水的存在,使沥青发泡,达到降粘效果。但上述两种方法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容易引起设备腐蚀,还经常会发生石粉结团甚至造成拌合设备堵塞问题,给生产带来不便。此外,由于剩余未挥发的水分保留在混合料中,会影响混合料初期性能。第三种方法是预先将温拌剂添加到沥青中,然后采取与通常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同样的生产方式,便于操作,容易被生产单位所接受。该种方法通过预先在沥青中添加温拌剂,降低了沥青的高温粘度,改变了沥青的粘温曲线,从而降低了沥青与石料的拌合温度,达到温拌效果。但目前所用的温拌剂在降低沥青高温粘度的同时,通常也会引起沥青60℃粘度的减小,使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受到损失;或者相反,在不降低60℃粘度时,会引起沥青延伸度的损失,从而降低了沥青的低温性能。总之,目前所用的温拌剂均是在使沥青达到温拌效果时,是以损失沥青的高温性能或低温性能为代价的。
CN201010233760.9采用烷基胺、酰胺、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氯化钙、水为原料制成温拌剂。与其叫做“沥青温拌剂”,其实就是一种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在制备沥青混合料时将其添加到沥青中,然后再添加石料。与沥青一起搅拌时,这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受热后会发泡,带动沥青也发泡,起到温拌效果。但由于发泡作用,容易引起突沸,操作不便,水蒸气还容易引起设备腐蚀以及石粉结团堵塞设备,不易被用户接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4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泵清洁胶泥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化蒙脱土阻燃沥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