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外圈半成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4176.X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钟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德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F16C33/6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32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外圈 半成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外圈半成品。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轴承的结构一般包括外圈和内圈,在外圈和内圈之间设有若干圆周分布的滚动体,在加工制造外圈时,为了能便于后续的工序加工和延长外圈的使用寿命,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申请号:201220391543.7],包括外圈本体,所述外圈本体的内壁周向设置有供滚珠滚动的滚道,所述外圈主体在滚道的前端和后端设置有便于放置密封圈的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滚道上设置有润滑衬垫,新型的轴承外圈,其滚道内侧设置有润滑衬垫,该衬垫使得轴承外圈具有优异的减摩性、耐磨性、自润滑性,用时还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设置的安装密封圈的台阶,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密封性能,实质不漏油,防灰尘。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特别是增强了润滑性能,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不便于后续加工工序的加工,其次,整体结构的润滑性能相对还是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便于后续加工且能延长使用寿命长的轴承外圈半成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汽车轮毂芯轴锻件包括筒状体,在筒状体的外壁设有与筒状体连为一体式结构的环形凸沿,在筒状体外壁一端具有第一环形阻挡部,在筒状体外壁的另一端具有第二环形阻挡部,在筒状体内壁具有向内延伸的环形凸肩,在环形凸肩的一侧具有内环形滚道,另一侧具有外环形滚道,在筒状体的内壁具有与内环形滚道相连的内环形止脱槽,在筒状体的内壁还具有与外环形滚道相连的外环形止脱槽,在筒状体内壁还具有位于外环形止脱槽外侧的卡簧定位槽和与卡簧定位槽相连的环形锥面,在环形凸肩上设有环形槽体,在筒状体上设有与环形槽体连通的进油孔,在环形凸肩上还设有能将所述的环形槽体分别与内环形滚道和外环形滚道连通的连通结构。环形锥面可便于后续的装配。卡簧定位槽、内环形止脱槽和外环形止脱槽的结构可以提高整体轴承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申请中,设置了第一环形阻挡部和第二环形阻挡部可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制造,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了环形凸肩结合环形槽体和连通结构能提高润滑性能,同时,环形槽体结合进油孔的结构可以提高储油能力和便于后期的润滑油添加,从而解决添加润滑油麻烦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轴承外圈半成品中,所述的连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环形凸肩上且两端分别与内环形止脱槽和外环形止脱槽连通的连通槽。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轴承外圈半成品中,所述的连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环形凸肩上且两端分别与内环形止脱槽和外环形止脱槽连通的连通孔。
在上述的轴承外圈半成品中,所述的环形凸沿位于第一环形阻挡部和第二环形阻挡部之间,且环形凸沿与第一环形阻挡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相连,环形凸沿与第二环形阻挡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相连。
在上述的轴承外圈半成品中,所述的环形凸沿位于第二环形阻挡部的一端的平面其平面度为0.08mm。该结构能进一步提高后续的加工制造精度。
在上述的轴承外圈半成品中,所述的环形锥面由内向外倾斜朝外设置。该结构便于后续的装配。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轴承外圈半成品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设置了第一环形阻挡部和第二环形阻挡部可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制造,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了环形凸肩结合环形槽体和连通结构能提高润滑性能,同时,环形槽体结合进油孔的结构可以提高储油能力和便于后期的润滑油添加,从而解决添加润滑油麻烦的技术问题;2、能提高轴承的结构强度,保证轴承转动的稳定性;3、使用寿命长;4、易于加工和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筒状体1、内环形滚道11、外环形滚道12、内环形止脱槽13、外环形止脱槽14、卡簧定位槽15、环形锥面16、环形凸沿2、第一环形阻挡部3、第二环形阻挡部4、环形凸肩5、环形槽体51、连通槽52、连通孔5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德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德清德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4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特征的蒙皮镜像铣削工艺决策方法
- 下一篇:基于ARM9的客房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