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风偏塔头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5615.9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8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董新胜;周利兵;庄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新疆电力建设调试所;张东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风 偏塔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强风区输电线路防风偏领域,特指一种防风偏塔头,可以用于减少输电线路风偏跳闸。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超过110kV的线路共发生风偏闪络300多起,其中国家电网建设有限公司所辖的500kV输电线路共发生31起风偏闪络故障,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河南、山东、山西、北京、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省市区。从以上数据来看,高压输电线路的风偏闪络率似乎并不高,但是与雷击闪络和操作冲击闪络不同的是,绝大多数风偏闪络是在工作电压下发生的由于风的连续性,风偏闪络跳闸后一般不能成功重合闸,从而导致了线路的停运运行经验表明,目前的风偏闪络率指标己不能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要求。
风偏闪络事故是电网正常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且线路因风偏闪络跳闸后重合闸不易成功,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绝缘子串和跳线的风偏角过大是产生风偏闪络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和跳线的风偏受到研究和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输电线路绝缘子串和跳线的风偏角以及导线到杆塔之间的最小空气间隙,并对线路抗风偏闪络性能进行评估,对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线路杆塔设计水平都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和技术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已运行线路,进行风偏“V”串改造难度大。为了减少风偏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特别是已运行在强风区的线路,有必要设计一种简单的防风偏装置,以提高输电线路的抗风偏能力,减少输电线路因风偏而停电的次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的问题,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防风偏塔头,以增大输电线路在风偏作用下导线与杆塔本身及横担的距离,减少输电线路因风偏跳闪闸的概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风偏塔头,由杆塔和垂直挂件及斜支撑件组成;垂直挂件挂点位于原来杆塔的绝缘子悬挂处,杆塔和垂直挂件及斜支撑件构成三角形。
采用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1、绝缘子悬挂在垂直挂件处降低了绝缘子的悬挂高度,这样输电线路在风偏时导线距离杆塔的距离有所增加,减少了因电气间隙距离过小引起的放电。
2、在悬挂绝缘子处采用垂直挂件和斜支撑件相接合增加了该塔头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一种防风偏塔头可以增加线路风偏时导线与杆塔间的距离,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风偏能力,减少输电线路因风偏跳闸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 一种防风偏塔头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防风偏塔头由杆塔[1]和垂直挂件[2]及斜支撑件[3]组成;垂直挂件[2]挂点位于原来杆塔[1]的绝缘子悬挂处,杆塔[1]和垂直挂件[2]及斜支撑件[3]构成三角形。垂直挂件[2]和斜支撑件[3]的长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杆塔[1]类型时行调节。垂直挂件[2]和斜支撑件[3]和杆塔[1]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可拆卸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将绝缘子的悬挂点由原来的悬挂点改到垂直挂件[2]与斜支撑件[3]的交叉点,降低了绝缘子悬挂点,而垂直挂件[2]和斜支撑件[3]固定在杆塔上不可转动,这样绝缘子在偏转时增加了导线与杆塔横担的距离,提高了线路的抗风能力,减少了风偏放电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新疆电力建设调试所;张东,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新疆电力建设调试所;张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5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