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拒水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66314.8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4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冯敬涛;任学宏;刘殷;王亚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久瑞核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4/22 | 分类号: | D06M14/22;D06M14/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织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含不饱和双键的含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拒水剂,制备耐久且具有良好服用性能的拒水纺织品。
背景技术
由于纤维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溶液容易沿着纤维的空隙迅速展开,把空气取代出去从而润湿纤维。织物疏水拒水性能较差,易沾污,给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及瑕疵,因此纺织品拒水整理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织物除了拒水性能外还应具备耐水洗,手感柔软等性能。目前市面常见的拒水剂是含氟聚合物或烷烃长链的化合物。含氟类拒水剂通常通过交联剂与纺织品发生化学反应或通过涂层与纺织品发生物理反应,且工业上使用的含氟拒水剂主要是含有8个碳甚至更长碳链的全氟烷基长链聚合物。研究发现,这种类型的拒水剂对环境有危害,且经传统工艺整理出的纺织品耐水洗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拒水纺织品的制备方法,以现有拒水整理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拒水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纺织品浸轧拒水整理液后,用电子辐射,经烘干或焙烘,即制得。本发明针对上述含氟化合物传统工艺整理纺织品的缺点,采用电子辐射技术,整理纺织品。所谓电子辐射技术即采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对被含有整理剂的纺织品进行加工处理。这种技术有别于传统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全程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常温下即可实现连续化生产;整理液中无需添加催化剂,引发剂;且能耗低,对环境造成污染小,产生废水少等。
所述拒水整理液含2%~8%质量份的拒水剂,所述拒水剂为含不饱和双键的含氟丙烯酸酯类拒水剂,所述含不饱和双键的含氟丙烯酸酯类拒水剂的分子末端含不饱和化学键。常见的含氟聚合物或烷烃长链的化合物拒水剂对环境有危害,且经传统工艺整理出的纺织品耐水洗性能差。本发明选用短链的含不饱和双键的含氟丙烯酸酯类拒水剂单体。经整理加工后,此类拒水剂在纺织品表面有良好的成膜性、附着力,拒水效果明显,同时对环境危害小。
所述纺织品包括天然纤维、合成纤维。
所述电子辐射的辐射量范围为10~100KGy。
所述纺织品浸轧拒水剂后取出,其轧余率为50%~100%。
所述焙烘的方法包括烘干或者焙烘;所述烘干的温度范围为50~100℃,烘干时间不超过60min;所述焙烘的温度范围为120~180℃,焙烘时间不超过180秒;所述焙烘的方式包括烘箱焙烘、热空气处理、高温熨斗及滚筒处理。
与原有拒水整理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技术在常温下即可加工,加工时间短、能耗低、操作简便、易于控制,产品收率高。
2.本发明技术,后整理简便,降低了拒水整理和废水处理成本,安全环保。
3.本发明技术所配置的拒水整理液配方简单,操作工艺简单。
4.本发明技术,避免因机械或热加工技术对纺织品性能的影响。
5.本发明中无需添加引发剂、催化剂等,避免因其引起的安全隐患,及对纺织品性能的影响,减少环境污染。
6.本发明技术所制备的拒水纺织品拒水性能良好,耐洗性良好,且纺织品柔软度增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用辐射量对织物接触角的影响的曲线变化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拒水纺织品的红外光谱分析图。其中,曲线A代表比较例1所制的拒水织物,曲线B代表实施例1所制的拒水织物,曲线C代表未经处理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含不饱和双键的含氟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拒水剂,将拒水剂投入水溶剂中配置成拒水整理液,拒水整理液中拒水剂的质量浓度为2%-8%。将纺织品浸轧拒水整理液后,在常温、含惰性气体条件下,经辐射处理,然后烘干或焙烘,制得拒水纺织品。
实施例1
将棉织物浸入含4%的全氟己醇丙烯酸酯拒水整理液中,取出后轧压,轧余率80%,经22KGy电子辐射后,置于60℃烘干机内烘干30min。烘干后经皂洗、水洗后烘干。测量织物性能。
比较例1
为了和本发明进行比较,采用轧焙烘工艺,配置含4%全氟己醇丙烯酸酯和0.4%偶氮二异丁氰拒水整理液,将棉织物浸轧上述整理液后(轧余率80%),于110℃预烘120s,再置于180℃焙烘机内焙烘120s,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完全相同条件下处理,测量织物性能。
表1 实施例1与比较例1的性能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久瑞核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久瑞核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63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