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血管内超声图像的血管外膜自动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66445.6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1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严加勇;向永嘉;崔崤峣;简小华;韩志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13 | 分类号: | G06T7/1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血管 超声 图像 自动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血管内超声图像的血管外膜自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一个将血管内超声图像从直角坐标转换到极坐标的过程;包括一个自动确定快速行进算法所需种子点的过程;包括一个根据图像灰度和梯度确定快速行进算法所需的每个像素点处行进速度的过程;包括一个利用快速行进算法和最优路径算法自动检测血管外膜的过程;
其中,在自动确定快速行进算法所需种子点的过程中,直接将某一扫描角度,即极坐标图像的第一列像素作为种子点;
在一个根据图像灰度和梯度确定快速行进算法所需的每个像素点处行进速度的过程中,首先计算血管内超声图像每一像素点(i, j)的梯度Gij,然后结合每一像素点(i, j)的灰度Iij 得到像素点(i, j)处的行进速度Fij=Gij*Iij,即速度函数为Fij=Gij*Iij;
在一个利用快速行进算法自动检测血管外膜的过程中,首先确定快速行进算法所需的种子点和每一像素点处的行进速度,然后使边界按相应的行进速度不断行进,直到边界行进到极坐标图像最后一列像素中的任一像素点为止,即是快速行进算法的自动停止准则,最后以边界最先行进到的最后一列像素中的像素点为终点,反向跟踪出最优路径,即血管外膜边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64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